人社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必须主动适应“互联网+”的时代发展的趋势,牢牢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机遇,主动求新求变,才能继续占据信息化的制高点。“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提出了三个主要任务,基础能力提升行动,管理服务创新行动和社会协助发展行动,基础能力提升行动,主要是促进数据资源和服务资源的聚集、整合、共享、形成基于大数据的人社领域“互联网+”基础能力。管理服务创新行动,主要是依托基础能力在人社系统的广泛应用,促进管理模式创新,形成适应“互联网+”的人社新形态,社会协助发展行动,主要是将基础能力和业务能力向社会、市场输出,支持“双创”,并反哺人社工作,借助“外力”实现人社工作的新发展。
一、“互联网+人社”行动面临的形势
德生科技认为人社信息化在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这些主要挑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分散建设的现象仍然存在
主观因素是对统一的建设、网络互联、信息共享观念比较淡薄,这种状况给社会保障“一卡通”以及跨地区协助、跨业务协助造成了较大障碍。
(二)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突出
1、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较快、西部地区较慢;2、业务领域:就业、社保领域信息化水平较高,但人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收入分配等信息进展较慢;3、功能:业务经办、功能信息化水平高,基金监管也开始在全国部署和应用,但统计分析、宏观决策等信息应用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安全防护的形势依然严峻
*门的网络安全保障和防护能力,从总体上来讲仍然比较薄弱,数据省级集中风险和隐患骤增。如公共就业、人事人才和劳动关系等系统数据和人社业务系统数据互相交互、形成全省养老保险、全省公共就业务服务、全省人事人才等信息平台。
二、适应“互联网+人社”发展趋势,实现人社服务新形态
(一)加强网上办事平台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
以前到办事大厅办理社保业务需要排队,现在已有网上办事综合服务大厅,为企事单位和城乡居民提供一站式的网上经办服务,大大提高了*门的服务水平。同时也可以同相关医疗单位、金融单位、媒体等合作提供基于现有的资源为居民提供个人社保基本信息查询、缴费查询、卡消费查询、卡信息查询等,让居民特别是老人家可以更便捷的进行社保相关服务的办理。
(二)把握移动互联网趋势,随身随时随地服务
通过银联等相关单位合作,共同打造人社领域的便捷缴费服务新模式、让相关参保人员通过手中的手机等方式就可以实现轻松缴费,同时通过这手机安装相关人社APP就可以实现社保卡信息采集、保障*门与用户的连接无障碍。
(三)推广自助服务一体机,提供弱势群体参与度
在各业务经办大厅、街道社区部署德生宝社保自助服务终端机,多项人社便民服务事项可以在自助终端机上实现自主经办。
(四)推进社保卡“一卡多用、一卡通用”,使服务多元化
实现社会保障卡在社会信用体系中“一卡通用”,为推进市民公共信用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提供有力保障。如社会保障卡可以相当于医疗诊疗卡、乘车卡、图书证、景区年卡、公积金卡等使用。
三、勇于探索、持续深化“互联网+人社”建设
(一)创新
德生科技认为应充分利用移动智能手机已普及全社会的优势,紧跟移动支付潮流,大家集认证、交易、拨付、评估和考核为一体的人社支付平台,面向社会公众实现社保缴费、考试缴费、社保账户就医买药等移动支付服务。
(二)融合
继续整合各类数据资源,特别是政府其他部门数据和互联网数据,形成人社领域内“总体”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更深层次的获取在社会保险、就业劳动关系、人事人才等领域的业务洞察力,力争在人社信用体系建设、智能技术推广应用和未来政策推演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三)安全
人社公共服务更加开放的同时,风险和压力也在集中,下一步,可以运用云计算技术,加强安全、提供性能、更好的为百姓服务。运用大数据技术,增强智慧决策能力,为老百姓提供更加的智慧服务。
(四)挑战
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勇于探索“互联网+人社”建设,同时面临各方面的调整,包括了相关单位的应用联调,改造能力和时效的压力,运维团队的能力后台的处理能力和突发的应急管理能力,社保成本及面对的操作和保险压力,业务模式创新带来的压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