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作为打破传统行业旧模式,重新塑造现有产业新生态的一种应用手段,已经被开发利用在各行各业中;互联网+不仅给中国产业结构带来了优化,相应地,也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而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普及,惠及民众生活的各种项目也正在与之接轨。其中,社保卡一卡通就以互联网+为动能,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演变。
之前,国家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就指出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并由此确定了社会保障制度zui终变现的承载——社保卡一卡通的发展目标:到2017年,城乡居民一人一卡,持卡人数超10亿;到2020年,实现社保卡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新阶段,持卡人数达13亿;那么,由此而带来的社保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保卡覆盖人群面将更加广泛,社保卡六大基本应用(电子凭证功能、信息记录功能、自助查询功能、就医结算功能、缴费和待遇领取功能、金融支付功能)将更快的全面推进,社保卡与金融将会有更多的融合。因此,互联网+及相关技术也带来了更多的融合与创新机会,比如,社保卡除社保、金融功能外,还可以加载更多的公共事业、便民惠民功能,而这又将带来社保卡的跨界数据的交换量爆炸式的增长,zui终可以形成社保卡大平台化与多业务化的功能。
不过,社保卡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限制因素,虽然社保卡已被下发到基层居民手中,但是在一些城镇与偏远农村,社保卡并没有被真正应用起来。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水平普遍不高,且消息闭塞,社保卡的应用与功能宣传也不够,因此他们对社保卡的认知较浅;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政府建设的社保卡服务网点有限,覆盖范围也有限,地处偏远山区,用起社保卡来费时费力。种种这类原因,就使得社保卡在基层应用推进缓慢,拖慢了社保卡规划中发展目标的实现。
那么,结合互联网+的现有优势,如何使社保卡在基层有效流通,能给基层及农村带来更多的社保卡便利服务?
2016年3月28日,以*本部为牵头启动了全国12333统一咨询日“走近社保卡”活动。*部长尹蔚民,中*驻部纪检组组长耿文清等亲临活动现场进行指导,其中安徽芜湖送展的社保便民服务终端引起了部长们的浓厚兴趣。
安徽芜湖送展的便民服务终端是基于“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要求,坚持“以应用促发展,积极建设方便快捷的用卡环境”的方向,积极稳妥开展基于金融社保卡的业务应用。这款名称为“德生宝”的社保卡便民服务终端,弥补了现有自助服务终端的不足,*了基层公共服务的空白,将社保和金融服务延伸到社区、农村等基层服务网点,真正可实现为民、便民、惠民的目标。
这款德生宝便民服务终端,是基于互联网+,创新性的推出“平台+终端”的社保卡应用模式,集合了社保、金融、公共事业、便民惠民等服务于一体,并具备可扩展性。
在安徽芜湖,已在村镇、社区、小超市、卫生所、金融助农点等建立了社保便民服务网点500多个,并布设了由德生科技提供的德生宝便民服务终端。这里的农民足不出户就可在村里挂市医院的号、在村里办理社保业务、足不出村找附近工作,在家门口缴费取款。
随着终端功能的完善,服务内容的丰富,广大农村基层群众越来越青睐这种便民服务形式,部分基层单位主动找到*门申请开办社保便民服务点。
这款德生宝社保便民服务终端,作为“平台+终端”服务模式的线上端,不仅仅立足于社保卡102项应用的下沉,更从社保卡应用*健康的运维体系出发,结合基层及农村的日常需求,拓展出了“互联网+社保”的扶贫服务,开发出了社保卡实名制的扶贫平台、农产品交易平台、农村人力资源服务系统等,进一步发挥了“平台+终端”的优势,更好的打通社保卡应用“zui后一公里”。
可以预见,德生宝这类社保便民服务终端的应用,正在通过“互联网+”等各类创新技术手段,有效的帮助社保卡应用向基层及农村延伸,构建真正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办卡、用卡环境,提供社会保障卡全生命周期服务和基于加载金融功能社会保障卡的广泛应用,为2020年实现全国社保一卡通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将搭建社保卡应用的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