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标准到2018年将形成*个版本,为了满足未来5G“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发展目标,当前信息通信行业对5G技术研发体现了*的热情,通信设备企业也针对5G关键技术加大创新力度,直流单双臂电桥?出现了一些革命性的技术,并很可能就是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基础。推动统一的5G标准基本成为业界共识,在这场“技术选美”中,创新与融合、博弈与妥协将贯穿始终。
中兴通讯打造标签技术
日前,由IMT-2020(5G)推进组联合欧盟5GPPP、韩国5G论坛、日本5GMF和美国5GAmericas共同主办的*届5G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兴通讯科学家向际鹰博士在会上发表了“CommittoGlobal5GEcosystem”的演讲,提出了新型多址和波形技术,包括MUSA(多用户共享接入)、直流单双臂电桥FB-OFDM(子载波滤波OFDM)、UAI(统一空口)、MassiveMIMO等技术,并呼吁与行业共同推动5G健康发展。
以革命性技术打造中兴标签
中兴将这次提出的多址技术MUSA、新波形技术FB-OFDM,包括以前提出的LDPC编码技术看作是中兴的标签技术。
多址和波形技术是无线通信制式的基石,技术门槛高。向际鹰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兴提出的多址技术MUSA相对于4G是革命性的,是在非正交的网络里采用简单的复数多元短码来实现,直流单双臂电桥?去掉了接入过程,在对网络带来非常大好处的同时也有巨大的复杂性,巨大的好处体现在:在现在的基础上用户量可以增加3到6倍,这将大幅提升物联网的连接用户数和效率。FB-OFDM则通过简单的Poly-phase滤波器,实现了逐个子载波级别的滤波,提升带外抑制能力20dB以上。
“我们同时大大简化了计算的复杂性。”向际鹰表示,“我们公司三个提案zui大特点就是简化复杂性,比如我们提出的子载波滤波技术,有1200个子载波,如果不做简化,这个运算量是一个子载波的1200倍。现在我们通过一个加窗技术,使1200个运算变成一步运算,使我们用很小的代价达到了的性能。”
“按照一般规律复杂度考虑都在标准实现后期,但往往等到发现运算特别复杂的时候,已经没有办法再改了,诸如高功耗这样的问题就会产生,我们也碰到过那种性能好但很复杂的理论,这些理论常常只能做一个原型机直流单双臂电桥?在产业化时碰到很多困难。”向际鹰说,“我们之所以从一开始就考虑到复杂性问题,是公司的体系结构决定的,中兴5G的标准、产品和运营是一条线,因此在提出标准的同时我们就在考虑怎么在产品上实现,所以基于这个特点,我们公司的5G提案在3GPP中也是比较受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