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瑞电子商务(上海)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技术文章 > 浅聊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技术优化分析

系统集成

电力监控与保护

电气安全

电能管理

电能质量治理

电量传感器

新能源

环保数采仪

城市管廊选型方案

lora无线计量电力仪表

餐饮油烟监测云平台

企业能源管控平台

船舶岸电计费云平台

银行夜安全用电云平台

电瓶车充电桩收费运营云平台

电流互感器

AM系列微机保护测控装置

ARB5弧光保护装置

路灯安全用电监控系统

光伏电力监控装置

无线测温系统

AMC配电监控装置

AMB智能母线监控解决方案

ARD系列智能电动机保护器

DDSY1352预付费电能表

AEM72三相多功能电能表

智能网关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

智能安全配电装置

数据中心

能源物联网云平台

免费会员·9年
人:
张继东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浅聊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技术优化分析

2024-7-30  阅读(1120)

分享:
摘要: 本论文聚焦于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深入探讨了其优化的必要性、现有储能技术的特点与应用、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优化策略和发展趋势。通过对相关技术和实际应用的研究,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与高效运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一、引言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追求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新能源电力系统在能源领域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储能技术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手段,其优化和发展对于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二、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优化的必要性

(一)平滑可再生能源输出

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功率受自然条件影响波动较大,储能技术可以通过储存多余电能并在发电不足时释放,实现输出功率的平滑,减少对电网的冲击。
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在白天光照强时发电量过剩,而夜晚则无发电,储能系统能够在白天储存电能,夜间释放,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

(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在电网出现故障或负荷突变时,储能系统能够快速响应,提供有功和无功支持,维持电网电压和频率的稳定。
例如,在突发的大功率用电需求时,储能系统能够迅速放电,补充电网功率缺额,防止电压崩溃和频率下降。

(三)促进电力市场的灵活交易

储能系统使电力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够更加灵活地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在电价低谷时储存电能,高峰时释放,获取经济收益。
比如,储能系统可以帮助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在电价较高时出售电能,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现有主要储能技术及其特点与应用

(一)电化学储能

  1. 锂离子电池

    • 特点: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响应速度快。

    • 应用: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家用储能、电网储能等领域。

  2. 铅酸电池

    • 特点: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安全性较好。

    • 应用:在备用电源、小型储能系统中有一定应用。

(二)机械储能

  1. 抽水蓄能

    • 特点:储能容量大、技术成熟、效率高。

    • 应用:是目前应用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常用于电网调峰。

  2. 压缩空气储能

    • 特点:适合大规模储能、储能周期长。

    • 应用:适用于大规模电力储能,尤其是在地下洞穴资源丰富的地区。

(三)电磁储能

  1. 超级电容器

    • 特点: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

    • 应用:适用于短时间、大功率的电能存储和释放,如电动汽车的启动和加速。

  2. 超导磁储能

    • 特点:响应速度极快、能量转换效率高。

    • 应用: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改善电能质量方面有潜在应用。

四、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技术面临的挑战

(一)成本问题

储能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较高,包括电池材料、设备制造、安装调试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以锂离子电池为例,虽然其性能,但高昂的价格使得在一些大规模储能项目中经济可行性受到质疑。

(二)寿命和性能衰减

储能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性能会逐渐衰减,寿命有限。频繁的充放电循环、高温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储能系统的性能和寿命。
例如,铅酸电池在深度放电和高温环境下,寿命会显著缩短。

(三)安全风险

电化学储能中的电池存在热失控、燃烧甚至爆炸的风险。机械储能系统中的高压设备和复杂的机械结构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一些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发生火灾事故,引起了人们对储能系统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

(四)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平衡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储能系统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电动汽车需要高功率密度以实现快速加速,而电网储能则更注重高能量密度以储存更多电能。如何在同一储能技术中实现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良好平衡是一个技术难题。
五、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技术的优化策略

(一)材料创新

研发高性能的电池材料,如新型电极材料、电解质等,以提高储能系统的性能和寿命。
例如,开发具有更高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如富锂锰基材料。

(二)系统集成优化

通过优化储能系统的结构设计、热管理和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可靠性。
比如,采用液冷技术改善电池组的散热效果,提高系统的充放电效率和寿命。

(三)智能管理与控制

利用先进的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储能系统的智能管理和控制,优化充放电策略,提高储能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例如,基于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提前制定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计划,以适应电网负荷和电价的变化。

(四)多类型储能协同应用

结合不同储能技术的特点,实现多种储能技术的协同应用,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
比如,将电化学储能的快速响应能力与抽水蓄能的大容量储能优势相结合,满足电力系统的多种需求。
六、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技术的突破

新型储能技术如液流电池、固态电池等有望取得技术突破,进一步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
液流电池具有可扩展性强、寿命长等优点,固态电池则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二)规模扩大与成本降低

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储能系统的生产规模将不断扩大,成本有望持续降低,推动其更广泛的应用。
例如,随着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完善和规模化生产,其成本在过去几年已经有了显著下降。

(三)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储能技术将与新能源发电、氢能等深度融合,形成更加高效、清洁的能源系统。
例如,通过储能系统与太阳能和风能的协同控制,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稳定输出。

(四)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完善

政府将出台更多支持储能技术发展的政策,完善电力市场机制,为储能技术的应用创造更好的环境。
比如,建立合理的储能价格机制和补贴政策,鼓励投资和研发创新。

七、安科瑞Acrel-2000MG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

(一)概述

Acrel-2000MG储能能量管理系统是安科瑞专门针对工商业储能电站研制的本地化能量管理系统,可实现了储能电站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查询与分析、可视化监控、报警管理、统计报表、策略管理、历史曲线等功能。其中策略管理,支持多种控制策略选择,包含计划曲线、削峰填谷、需量控制、防逆流等。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下级各储能单元的统一监控和管理,还可以实现与上级调度系统和云平台的数据通讯与交互,既能接受上级调度指令,又可以满足远程监控与运维,确保储能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

(二)应用场景

适用于工商业储能电站、新能源配储电站。

(三)系统结构

浅聊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技术优化分析

(四)系统功能

(1)实时监管

对微电网的运行进行实时监管,包含市电、光伏、风电、储能、充电桩及用电负荷,同时也包括收益数据、天气状况、节能减排等信息。

浅聊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技术优化分析

(2)智能监控

对系统环境、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风电控制逆变一体机、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用电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测,掌握微电网系统的运行状况。

浅聊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技术优化分析

(3)功率预测

对分布式发电系统进行短期、超短期发电功率预测,并展示合格率及误差分析。

(4)电能质量

实现整个微电网系统范围内的电能质量和电能可靠性状况进行持续性的监测。如电压谐波、电压闪变、电压不平衡等稳态数据和电压暂升/暂降、电压中断暂态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及录波展示,并对电压、电流瞬变进行监测。

浅聊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技术优化分析

(5)可视化运行

实现微电网无人值守,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管理;对重要负荷与设备进行不间断监控。

浅聊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技术优化分析

(6)优化控制

通过分析历史用电数据、天气条件对负荷进行功率预测,并结合分布式电源出力与储能状态,实现经济优化调度,以降低尖峰或者高峰时刻的用电量,降低企业综合用电成本。

浅聊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技术优化分析

(7)收益分析

用户可以查看光伏、储能、充电桩三部分的每天电量和收益数据,同时可以切换年报查看每个月的电量和收益。

浅聊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技术优化分析

(8)能源分析

通过分析光伏、风电、储能设备的发电效率、转化效率,用于评估设备性能与状态。

浅聊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技术优化分析

(9)策略配置

微电网配置主要对微电网系统组成、基础参数、运行策略及统计值进行设置。其中策略包含计划曲线、削峰填谷、需量控制、新能源消纳、逆功率控制等。

浅聊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技术优化分析

八、硬件及其配套产品

总结

通过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与性能优化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综合分析了储能技术的基础原理、应用场景,并提出了智能控制、材料与技术创新以及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性能优化方法,为推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唐佳佳.陈俊学.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与性能优化研究

[2]朱正印,刁智伟,毕素玲,黄兆浩.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探究[J].电工技术,2023,(S1):253-255.

[3]金阳.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23,13(11):49-51.

[4]关新,吴世玮,解雨琪,李明洋.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蓄电池,2023,60(04):181-185+194.

[5]安科瑞企业微电网设计与应用手册.2022年05版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产品对比 二维码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对比框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