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产品展厅| 收藏该商铺

行业产品

当前位置:
广州思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文章>>多媒体教室扩声系统的拾音设计方案

多媒体教室扩声系统的拾音设计方案

阅读:3072        发布时间:2014/9/23
分享: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教学设备也逐渐走向,其中采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形式越来越普遍。其中在多媒体教室扩声系统中,传声器的拾音区域与音箱的放音区域同处一声场,且存在各种壁面的作用,声场较为复杂。除传声器经过扩声系统到音箱发声这一正向传输通道外,还存在着音箱放声系统直接回授或各界面反射给传声器的这一反馈通道。当传声器接收到的反馈声与声源发出的信号在接收端相叠加,叠加信号同相时,使该频率的信号逐渐增长,反复多次,扩声系统因此产生自激振荡即啸叫声。
  
  教室内反馈声的产生是一综合因素所致,除上述因素外,房间的形状及声学状况;音箱频响的起伏;传声器对某些频率的拾音灵敏度过高等都可造成该现象的产生。声反馈在一定范围内正反馈和负反馈互存,直接破坏了系统的频率响应,严重影响系统音质;另外由于声反馈的延时,使教室内混响时间变长,产生再生混响干扰,影响听音区的语言清晰度。
  
  设计方案
  
  针对课堂教学的特点,对无线传声器拾音、单只固定有线传声器拾音和多只固定有线传声器拾音三种方式,显然多只固定有线传声器拾音方式较为理想。故本文提出采用三只固定有线传声器拾音方式的多媒体教室扩声系统设计方案,系统布局如下图所示。整个扩声系统包括拾音区域和扩音(听音)区域两部分。拾音区域由三只固定有线传声器构成,扩音(听音)区域由二只音箱组成。因三只传声器拾音信号之间的串扰较大,为保证拾音效果,方案设计必须考虑到某一路信号的提升或衰减,是否影响其它二路信号在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三点传声器拾音产生具有时间差的电信号,经混合后产生的梳状滤波效应的程度。
  
  为尽量避免梳状滤波效应,在设置三只固定传声器位置时,要保证任何两只传声器之间的距离大于声源到zui近一只传声器距离的三倍。为减小教室内声反馈影响,对于扬声器的直接反馈声场而言,消除音箱放声系统直接回授给传声器的这一反馈通道,要求传声器距扬声器尽量远,扬声器距听众尽量近,故将传声器放置在扬声器辐射方向的背面;同时在满足听音区域声音能覆盖到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指向角度小的音箱。
  
  该方案主要是针对解决多媒体教室扩声系统声反馈及三点固定拾音造成梳状滤波效应而设计的,可使教室扩声系统达到语言清晰、明亮、无噪声干扰的要求,确保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拾音效果受多方因素的影响,由拾音带来的不足还可通过扩声系统的其它设备来进行弥补,以达到更理想的期望。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