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物流搜索网、德国物流协会、德国物流研究院主办的GLSC 2015物流与供应链大会,费斯托亚太区电气自动化业务总监Paul Frolich出席并做演讲,阐述了费斯托与智能工厂之间的,讲了三点:
1.费斯托FESTO与工业4.0
工业4.0正当其时,未来的智能工厂是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相互融合。迈向智能工厂不仅在于技术创新,更重要的还在于人机合作,以及相关人才的培训教育。
也就是说,费斯托主要研发和生产智能的自动化产品,我们关注的是如何使产品更加智能,如何利用智能制造的理念更好的体现和发展工业4.0。另一方面,建造和使用智能工厂的主体是人,如何让人机合一,使智能工厂有效运转,这也是我们在考虑和努力的。
工业4.0主要是生产智能的产品、方法和流程。智能工厂能够支持智能生产的流程,再通过供应链使流程以及设备更加智能,来共同支持智能工厂的概念。
现在欧洲很多企业已达到工业3.0的水平。可能处于3.1,也可能处于3.9不同阶段,但如何达到4.0?怎样就是4.0,还处于一个众说纷纭的阶段。因为工业4.0本身不是一个标准,只是一个发展方向,德国提出这一概念后,也是希望德国国内能够进行很好的组织和规划。
中国,我想中国会跳过一些其他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必经历德国所经历的一些过程。比如说电气自动化,它是达成一些智能工厂的技术基础,能够快速沟通自动化系统。现在中国为了更快进入工业4.0,有很多作业已经是基于移动端。
工业4.0何时实现,取决于企业自身以及设备生产商,取决于他们想多快应用这些理念来建造智能工厂。
2.费斯托FESTO与智能技术
我们希望产品能够定制化,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这就是当前企业zui大的挑战。
个性化或定制化已经成为一个广为流转的词,如在汽车行业,大家都能看到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每辆车都可以根据人的需求来进行个性化定制。通过不同的产品组合,将不同的选择融入到个性化的产品当中。
汽车行业本身就是标准化、模块化的*。很多模块组合是标准的,这样可以大大简化生产流程、减少交付时间。其背后的技术支撑,是由PLC在终端控制的。
这样还可以让产品减少总成本,进行分模块生产、组合、运输给客户。它包含不同的电力系统、驱动系统和生产系统,可以更好对产品进行沟通。另外,还有一个定位系统,通过分散式的智能方式对其运动进行控制。现在,客户可以通过此方式建造自己的设备,然后将其组合起来使用。
多年来,费斯托不断创新,各种仿生学项目现已成为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节能应用的基础。利用仿生技术平台,费斯托展示并检验了控制和调节自我管理系统的创新方式。其成果就是为传统工业客户提供基于生物模型的全新智能化自动化解决方案。
在费斯托对智能工厂的描绘中,人并非被机器取代而排除在外;相反人机交互将达到新的高度。人类操作员可以毫无顾忌地与机器人互动协作,而且安全,人机交互更加流畅。在生产装配过程中,人类可将危险任务或自身无法实现的工作交给机器人,由费斯托的电动控制和气动控制自动化设备有效执行各种任务。如果发生碰撞时,抓手会由于柔性结构立即弯曲,仿生机械手还能对所执行的任务和相关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3.工业4.0人才
费斯托的工业培训内容更像是打造一个教学式的智能工厂,使我们与院校、研究机构直接对接,让学生在这样一个机器工厂里得到更好的智能化培训。有不同智能工厂的元素构成、不同的生产线和仓库,还可以体现不同的客户需要。
工业4.0时代,人才是zui重要的。为了应对工业4.0的时代需求,除了学习传统的专业工程科目外,更重要的是机器和人的交互。
我们接触的不是冷冰的机器,而是学习机器和人如何有机互动。通过仿生系统,从自然中学习如何有效利用能源。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动物在自然界中的行为。
是否可以让波音737模拟蝴蝶的飞行动作,将我们从动作身上学到的,在市场上进行运用,通过这一方式让工业产品做的更好。希望大家都能像蝴蝶一样在未来振翅飞翔!
以上是费斯托FESTO亚太区电气自动化业务总监Paul Frölich在“GLSC 2015物流与供应链大会”上的演讲实录节选,由德国物流研究院整理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