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传统制造业,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对所有的企业都是一种挑战,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拷问传统制造业创新模式?
7月10日,由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立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厚达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主办的智能制造论坛暨厚达AGV自导引车展示会上,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为大家带来了《产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主题演讲。来看看本次演讲的精彩内容摘编:
互联网创新思维模式
面对互联网汹涌的浪潮,不少传统制造业举步维艰,传统的商业游戏规则已不再适用。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对所有的企业都是一种挑战。汪力成认为,互联网从根本上永远不可能替代实业的,可以按照互联网的思维重新定义:把原来的产业价值链重新打碎,进行重组,与新经济模式结合起来。实业+产品+服务的支撑,才有可能做风口上会飞的猪。
坚守实业,选好生态圈 当下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冲击中,不少企业家都有“迷茫俱怕症”。汪力成分析,目前消费体验类的冲击呈现zui大,尤其是BAT、阿里、以及腾讯的崛起就已说明这一点;对生产商为代表的制造业类冲击还不大明显,而大量传统企业的产业互联网能够真正改变一个国家的产业的水平、结构和档次。机会来了,所以要提前准备。
首先传统企业要去研究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在时代大变革中,过去成功的经验,往往会变成你的负资产,改变观念,从根本上认识自己的问题和看清未来的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去跟风抛弃传统产业,传统制造企业一定是在熟悉的领域更容易成功。只有在坚守实业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新经济的动向。
以电商领域为例,阿里花10多年打造C2C为主要模式的电商生态圈,而京东是B2C模式。相比较而言,苏宁更有生命力。现在去评价谁更有优势,都没有意义。汪力成认为未来企业有两种选择,但都离不开生态圈,并在其中当“盟主”;另一种是选择有生命力的生态圈,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激发活力从华立内部变革开始 以华立举例,投资新经济、新产业。企业与企业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协作、协同的关系,从而根本上改变成一个开放的平台,建立一个商业的生态圈。汪力成主导在组织架构中引入互联网思维,资源平台化、经营平台化。华立“萝卜车”淘宝,三天卖1000万,这个项目完成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首先在员工中,差额部门由公司来进行投资。
厚达是一家致力于提供智能数字化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成熟公司,华立更希望其是一家创业型公司,成长中的创业型公司更能激活员工积极性、创造性。依靠厚达团队的智慧、能力,在*平等的条件下来市场,从而成为一家更的公司。
互联网+工业4.0(多元化+个性化)
在后工业化时代、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时代已过,互联网与工业4.0时代,用户体验度、个性化定制已成为主流,而大批量生产更是与其相结合。从原本制造产品卖产品的单一的赢利模式应用互联网思维转变成赢利模式的多元化。汪力成认为互联网+本质上就是产品+延伸服务,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互联网+。所谓“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这将是传统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华立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刚性生产线现已被柔性生产线所代替,即按客户需要定制。厚达AGV小车为柔性物流核心产品,实现智能制造,是制造企业由传统生产模式向智能制造模式升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华立未来三年目标,改造成适应未来工业4.0。方案下来,怎么解决供应链?怎么来协调?这才是一个核心问题。总体看,两化融合、生产过程追踪、用大数据预测订单、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等来创新条件。
未来中国互联网会成为真正产业升级、经济起来的时代,适应后工业化时代,适应智能生产的需要,这就是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