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缆 网络设备 无线通信 云计算|大数据 显示设备 存储设备 网络辅助设备 信号传输处理 多媒体设备 广播系统 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其它智慧基建产品
深圳优普泰服装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176发布时间:2014-12-15
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火情,疏散时紧跟“大*”是否更安全?建筑物设计出口越宽,疏散是否越快?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安全工程系专家以名为“二维元胞自动机”的人工智能模型,模拟分析人员紧急疏散时的群体行为规律,为火场逃生和建筑物安全设计寻求“秘笈”。
在课题组的电脑显示屏上,只见紫色勾线的建筑物平面图中,几百个不同颜色的小点正争相向出口处移动,时而聚集时而分开,速度有快有慢。
研究发现,疏散时跟着“大*”也有学问。课题组将逃生时的从众行为分为 “距离性”和“方向性”两种,前者指个体尽量与周围人群聚集共同行动,后者强调与大多数人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但不紧挨着。
哪个更有效率呢?专家首先以一个30米×30米、有着3个出口的超市为例进行模拟,初始时刻随机分布了200人,在不考虑从众心理的情况下,人群疏散完成的平均时间为92秒。当系统中设置了“方向性”从众规则后,疏散时间平均减少了24%之多;而遵循“距离性”从众规则,疏散时间增加了8%。课题组分析原因认为,疏散时的“距离性”从众往往使得出口的利用率降低,造成疏散路径及出口处拥堵等;而“方向性”从众实际上起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使疏散呈现为一种有序状态。
出口设计得越宽,人群通过速度越快,疏散时间是否就能大大减少呢?研究发现,疏散速度与出口宽度并不成正比。专家通过3个大小各异、人群数量不同的场景进行模拟发现,当出口宽度大到一定程度后,增大出口宽度对减少疏散时间的意义不大。原因是,人群从建筑物中各个位置赶到出口都需要时间,因此相对而言单位时间内通过出口的人流总量是稳定的,当出口过宽时,这部分空隙就无用了。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多个出口间的间距也有“*值”,即出口所在的墙面宽度×0.3。也就是说,如两扇门所在的墙宽30米,而两门门框zui近距离为9米时,对人群疏散zui为有利。专家分析:因为出口前往往有一个人群等待的扇形缓冲区域,当两门过于接近,两个扇形区将叠加,处于叠加处的人往往难以抉择,从而更加慌乱,也可能增加拥堵导致出口瓶颈;若两门离得过远,则在A门排长队的个体即使看到B门人流速度较快,也可能因为顾忌两门间距较大而放弃去B门,两扇门之间的人流自动调节机制也就失效了。
防患胜于抢险,加强安全防护意思及掌握合理的逃生方法,以备在火灾中逃生。公共场所安全逃生通道要设计合理并日常保证通畅。同时公共场所应佩戴消防灭火设备及安全防护装备,尽zui大可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智慧城市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