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邦景实业有限公司>>技术文章>>博湖试剂- 布氏杆菌病荧光偏振试验(FPA)
布氏杆菌病荧光偏振试验(FPA)
荧光偏振试验在我国尚未见有报道,但在某些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大量应用。这种方法是检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一种简便技术,田间即可使用。原理是溶液中的分子做随机转动(布朗运动),分子的大小是影响转动速率的主要因素,并与转动速率成反比,因而小分子较大分子转动得快。如果给分子标记上荧光色素,大分子就会比小分子发射出更多的偏振光。
FPA试验中,分子质量小于50ku的抗原用荧光素标记,然后加到待检血清中,若抗体存在,则与标记抗原结合后就会降低标记抗原的转动速度,并可用仪器测定出转动速率的变化。诊断布氏杆菌病时,牛种布氏杆菌光滑型LPS的小分子质量片段OPS(平均22ku),标记上异硫氰荧光素(FITC)用作标记抗原。将此标记抗原加到稀释的血清或全血中,抗体含量可在2rain(血清)或15min(全血)内用荧光偏振试验测定出来。
其试验程序为:硼硅玻璃管中加入血清或血液,在荧光偏振分析仪(FPM)上读取光分布值;荧光素标记抗原加到管中,混匀后室温下孵育2min(血清)或15min(EDTA处理的全血),在FPM:上读取第2个数值,高于临界值的读数判为阳性反应。
FPA诊断牛布氏杆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几乎与竞争ELISA相同。诊断牛种布氏杆菌19株新近免疫牛的特异性大于99%。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智慧城市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