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士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16sDNA简介及其应用于细菌鉴定的优点

时间:2017-4-10阅读:1667
分享:

近年来,基于pcr扩增的基因诊断技术备受青睐,细菌核糖体16S小亚基基因(16SrDNA)鉴定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

16S rDNA是细菌的系统分类研究中zui有用的和zui常用的分子钟,其种类少,含量大(约占细菌RNA含量的80%),分子大小适中,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中,其进化具有良好的时钟性质,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素有“细菌化石”之称。

在大多数原核生物中rDNA都具有多个拷贝,5S、16S、23S rDNA的拷贝数相同。16S rDNA由于大小适中,约1.5Kb左右,既能体现不同菌属之间的差异,又能利用测序技术较容易地得到其序列,故被细菌学家和分类学家接受。

在细菌基因组中, 编码16S rRNA 的 rDNA 基因具有良好的进化保守性, 适宜分析的长度( 约为 1 5kb), 以及与进化距离相匹配的良好变异性,所以成为细菌分子鉴定的标准标识序列。目前 16SrDNA 的序列信息已经广泛应用于菌种鉴定和系统发生学研究。那么,利用16SrDNA进行细菌鉴定有哪些优点呢?

1、16S rRNA 普遍存在于原核生物中。rRNA 参与生物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其功能是任何生物都*的,而且在生物进化的漫长历程中保持不变,可看作为生物演变的时间钟。

2、在 16S rRNA 分子中,既含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区域,又有中度保守和高度变化的序列区域,因而它适用于进化距离不同的各类生物亲缘关系的研究。

3、16S rRNA 的相对分子量大小适中,约1540 个核苷酸,便于序列分析。

4、可变区序列因细菌不同而异,恒定区序列基本保守,所以可利用恒定区序列设计引物,将16S rDNA片段扩增出来,利用可变区序列的差异来对不同菌属、菌种的细菌进行分类鉴定。

由上可知,细菌核糖体16S小亚基基因(16SrDNA)鉴定拥有其他类似技术不能比拟的优势,16S rDNA的潜力不容忽视,我们可以预见,未来这一技术将在各个生物领域大有可为。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