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连接有所需要的DNA的载体导入宿主细胞的常用方法有四种:
①转化,用质粒作载体所常用的方法。
②转染(见转化),用噬菌体DNA作载体所用的方法,这里所用的噬菌体DNA并没有包上它的外壳。
③转导,用噬菌体作载体所用的方法,这里所用的噬菌体DNA被包上了它的外壳,不过这外壳并不是在噬菌体感染过程中包上,而是在离体情况下包上的,所以称为离体包装。
④注射,如果宿主是比较大的动植物细胞则可以用注射方法把重组DNA分子导入。
外源DNA的进入而使细胞遗传性改变称为转化。早在1943年,Avery等就发现有毒肺炎双球菌的DNA与无毒肺炎双球菌共培养后产生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后代的转化现象。但DNA进入细胞的效率很低,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工作中可采取一些方法处理细胞,经处理后的细胞就容易接受外界DNA,称为感受态细胞,再与外源DNA接触,就能提高转化效率。例如大肠杆菌经冰冷CaCl2的处理,就成为感受态细菌,当加入重组质粒并突然由4℃转入42℃作短时间处理,质粒dna就能进入细菌;用高电压脉冲短暂作用于细菌也能显著提高转化效率,这称为电穿孔(electroporation)转化法。
噬菌体进入宿主细菌,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中繁殖就是感染(infection)。用经人工改造的噬菌体活病毒作载体,以其DNA与目的序列重组后,在体外用噬菌体或病毒的外壳蛋白将重组DNA包装成有活力的噬菌体或病毒,就能以感染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菌或细胞,使目的序列得以复制繁殖。感染的效率很高,但DNA包装成噬菌体或病毒的操作较麻烦。
重组的噬菌体DNA也可象质粒DNA的方式进入宿主菌,即宿主菌先经过CaCl2、电穿孔等处理成感受态细菌再接受DNA,进入感受态细菌的噬菌体DNA可以同样复制和繁殖,这种方式称为转染(transfection)。M13噬菌体DNA导入大肠杆菌就常用转染的方法。重组DNA进入宿主细胞也常用转染方式。zui经典的是1973年建立的磷酸钙法,其利用的基本现象是:DNA如以磷酸钙-DNA共沉淀物形式出现时,培养细胞摄取DNA的效率会显著提高。用电穿孔法处理培养的哺乳类细胞也能提高细胞摄取DNA能力,但所用外加电场的强度、电脉冲的长度等条件与处理细菌者都很不相同。近年来用人工脂质膜包裹DNA,形成的脂质体(Liposome)可以通过与细胞膜融合而将DNA导入细胞,方法简单而有效,现有商售的脂质体试剂,使用日益广泛。
用以上任何一种方法连接起来的DNA中既可能包括所需要的DNA片段,也可能包括并不需要的片段,甚至包括互相连接起来的载体分子的聚合体。所以接受这些DNA的宿主细胞中间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含有所需要的基因的。一般通过3种方法可以取得所需要的宿主细胞:
①遗传学方法,对于带有抗药性基因的质粒来讲,从被转化细菌是否由敏感状态变为抗药的状态就可以知道它有没有获得这一抗药性质粒。一个抗药性基因中间如果接上了一段外来的DNA片段,就使获得这一质粒的细菌不再表现抗性。把一个带有两个抗性基因氨苄青霉素抗性和四环素抗性的质粒pBR322用限制酶Bam HI处理,由于Bam HI的*的识别位点是在四环素抗性基因中,所以经同一种酶处理的DNA分子片段就可以连接在这一基因中间。在被转化的细菌中选择只对氨苄青霉素具有抗性而对四环素不具抗性的细菌,便可以获得带有外来DNA片段的载体的细菌。这是一种常用的遗传学方法。
②免疫学方法和分子杂交方法,当一个宿主细胞获得了携带在载体上的基因后,细胞中往往就出现这一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用免疫学方法可以检出这种细胞。分子杂交的原理和方法同样可以用来检测这一基因的存在(见分子杂交、基因文库)。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智慧城市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