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实验目的
了解用聚乙二醇PEG方法诱异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技术,并能根据新本原生质体的形态樗来鉴别杂种细胞。
二. 实验原理
不同种植物的原生质体可在人工诱导条件下融合,所产生的杂种细胞,即异核体经过培养可再生新壁,分裂形成愈伤组织,进而分化产生杂种植株。由于进行融合的原生质体来自体细胞,故该项技术也叫体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能使有性杂交不亲合的植物种间进行广泛的遗传重组,因而在农业育种上具有巨大的潜力。在植物遗传操作研究中也是关键技术之一。
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可使用物理学方法,如运用细胞融合仪,在电场诱因导下实现融合,然而至今广为使用的仍是聚乙二醇(PEG)溶液引起原生质体的聚集和粘连,然后用高pH钙溶液相处理的化学方法(Kao等,1974)。该法应用分子量至为1500~6000的聚乙二醇(PEG)溶液引起原生质体的聚集和粘连,然后用高pH的钙溶液稀释时,就产生了高频率的融合,融合的频率和省略常与所有PEG的分子量、浓度,作用时间,原生质体的生理状态与密度以及操作者的细心程度有关。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1. 实验材料:
烟草或其它植物无菌苗的叶片。
胡萝卜肉质根诱导的松软愈伤组织或悬浮培养细胞。
2.试剂
2.1 酶液及洗涤液,同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实验。
2.2 PEG溶液
Tris(缓冲液) 0.05mol/L
PH调至10.5
2.4 DPD培养基同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实验。
四、实验方法
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
1. 原生质体的分离和收集。参看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实验。
2. 将收集的两种不同材料的原生质体分别悬浮在0.16mol/L的CaCl2·2H2O(pH5.8~6.2)原生质体密度调整为2×105/ml左右(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原生质体密度)。
3. 将两种原生质体悬液等量混合。
4. 用刻度吸管将混合的原生质体悬液滴在直径为60mm的平皿中,每皿滴7~8滴,每滴约
0.1ml。然后静置10in,使原生质体巾在皿底上,形成一薄层。(应有3~5个平皿的重复)。
5. 用吸管将等量的PEG溶液缓慢地加在原生质体液滴上,再静置10~15min。此时可取一个平皿在倒置显微镜上观察原生质体间的粘连。
6. 用刻度吸管向原生质体液滴慢慢地加入高pH、商钙稀液。*次加0.5ml,第2次1ml,第3、4次各2ml,每次之间间隔5min。
7. 将平皿稍微倾斜,吸去上清液,再缓缓加入4ml稀释液。5min后,再倾斜平皿,吸去上清液注意吸去上清液时勿使原生质体漂浮起来。
8. 用DPD培养基如上法换洗二次。
9. 每平皿中加培养基2ml,轻轻摇动平皿。
10.用蜡膜密封平皿。置260下进行24h暗培养,然后转到弱光条件下培养。
实验结果
1.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异源融合。在培养3天以内,可根据双新原生质体的形态特征来鉴别异核体。因为来自叶肉组织的原生质体具有明显绿色叶绿粒,而来自培养细胞的原生质体无色,但具浓密原生质丝,并可看到显示的核区。
2. 统计异源融合的频率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智慧城市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