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士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下载   >>   士锋生物免疫酶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士锋生物免疫酶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时间:2014-1-14阅读:731
分享:
  • 提供商

    上海士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资料大小

    50.6KB
  • 资料图片

    查看
  • 下载次数

    354次
  • 资料类型

    PNG 图片
  • 浏览次数

    731次
点击免费下载该资料

一、酶标抗体法

酶标抗体技术是通过共价键将酶连结在抗体上,制成酶标抗体,再借酶对底物的特异催化作用,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于光镜或电镜下进行细胞表面及细胞内各种抗原成分的定位。

()酶的种类及特点

从理论上讲,用细胞化学方法能显示的酶,均可用于标记抗体,进行ICC染色,但实际上在ICC中所能用的酶并不多。现将常用的几种酶列于表4-1,供选用时参考。

4-1 免疫细胞化学常用的酶

              
HorseerADIsh peroxidase(E.C.1,11,1,7)    4045KD    +    
Alkaline phosphatase (E.C.3,1,3,1)    80120Kd    ++    
Acid phosphatase (E.C.3,1,3,2)    100Kd    +++    
Glucose oxidase    160190kD        
Sternberger(1986)指出,用于标记的酶应具备以下几点酶催化的底物必须是特异的,且容易被显示,所形成的产物易于光镜或电镜下观察;所形成的终产物沉淀必须稳定,即终产物不能从酶活性部位向周围组织弥散,影响组织学定位;较易获得的酶分子,有商品出售;中性pH时,酶应稳定,酶标记抗体后,保存12年活性不应改变,且酶的催化活性(Turnover)越高越好;酶标过程中,酶与抗体连结,不能影响二者的活性;被检测组织中,不应存在与标记酶相同的内源性酶或类似物质。

其中,①②两点甚为重要,因为并非容易显示的酶均能形成不可溶性的复合物。一般认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 HRP)较佳,是zui常用的一种酶。HRP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以植物辣根(西洋山嵛菜)的叶内含量zui丰富而得名。它是由无色的酶蛋白和深棕色的铁卟啉结合组成的一种糖蛋白,糖占16%18(8条糖链分布在HRP分子表面),分子量40kD,zui适pH55.5,zui适温度4045; pH41150以下均较稳定,易溶于水和58%以下的饱和硫酸铵溶液。酶的活性中心含铁卟啉,称辅基,zui大吸收光谱为403nm,而其余非活性的酶蛋白部分吸收光谱为275nmHRP的纯度是用二者的光密度比值(Od 403/275)衡量,Reinheit Zahl (RZ)表示。一般认为,标记酶的RZ值为3.0左右,不应小于2.8RZ值越小,酶的纯度越差,例如RZ值为0.6的酶,含非活性的酶蛋白量高达75%。对于纯度低、质量差的酶,需纯化后使用。

HRP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asphotase, ALP)和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 GOD)也较常用。ALP分子量约为HRP23倍,zui适pH9.09.5左右,比较稳定,内源性ALP也较易消除,大部分均可被 (Levamisole,分子量240.8kD)抑制,但肠粘膜表面的内源性ALP活性不受影响。目前所用的ALP大多系由牛的肠粘膜提取制得,所以肠粘膜等呈强阳性反应。

ALPzui初是由Bulman等用于标记抗体的。选用不同的底物,可形成不同颜色的终产物,例如以萘酚(As-Mx)和快蓝(Fast Blue, FB)为底物,生成蓝色沉淀。用快红(Fast Red, FR)代替FB,形成红色不溶沉淀。与HRP/4--1-萘酚(CN)DAB形成的沉淀形成鲜明对比,但FBFR等沉淀物溶于有机溶剂,不能进行脱水、透明等处理。据报告,利用新品红(New fuch-sine )显色,形成的红色沉淀产物不溶于有机溶剂,不褪色,轻度核复染后,可制成半*性保存标本。

GOD所催化的底物为葡萄糖,电子供体为对硝基四唑蓝(P-Nitroblue Tetrazolium),终产物为不溶性的蓝色沉淀,比较稳定。从理论上讲GODALPHRP为佳,因为哺乳动物组织内不存在内源性GOD,但其分子量较大,具有较多的氨基,在标记时易形成广泛的聚合,影响酶的活性,故GOD主要用于ICC双重染色和两种酶的放大技术。

()酶标抗体的制备(Boosma,DM, 1983)

酶标抗体与荧光色素标记抗体不同,它需借助桥-偶联剂的作用,将酶连结在抗体分子上。偶联剂是一种双功能试剂,具备3个基本特征:偶联剂与抗体和酶之间的连结,必须是不可逆的,即借共价键连结;偶联剂不应影响酶和抗体的活性;不能因偶联剂的加入,使酶与组织成分了生非特异结合。

HRP标记抗体中,常用的偶联剂有戊二醛、过碘酸钠及Maleimide等,现简介如下。

1.戊二醛标记法 戊二醛为制备各种酶标抗体zui常用的偶联剂。市售戊二醛往往含有戊二酸、丙烯释及戊二醛自身聚合本等杂质,故需纯化后使用。戊二醛的纯度用含杂质的二醛的单体戊二醛的OD比值表示,它们的zui大吸收光波长分别为235nm 280nm,二者的OD比值(235/280)小于3时,制备酶标抗体的效果较好,大于3时,需经蒸馏或Sephadex G-10柱层析或活性碳吸附等处理,除去杂质后应用。其制备方法分一步法和两步法;基本原理相同,是使戊二醛的两个醛基之一与酶蛋白的赖氨酸结合,另一醛基与免疫球蛋白上的氨基结合,将酶连结于抗体上。

(1)一步法:将酶、抗体、戊二醛按一定比例混合,经透析除去标记物中剩余的戊二醛,制得酶标抗体。优点是简单省时,缺点是反应程度不易被控制,因为酶蛋白分子和抗体蛋白分子同戊二醛间的反应速率不同,抗体蛋白的氨基数远较HRP为多,与戊二醛反应快,因此在戊二醛的作用下,抗体蛋白易通过分子内和分子间的彼此交联,形成较大的聚合体,而与酶蛋白分子间的交联相应减少,影响酶的标记。据Nakane等推算,加入的HRP20%与抗体连结,标记率较低(1%5%)很难获得理想的酶标抗体。

(2)二步法:首先用过量的戊二醛与HRP反应(HRP:戊二醛为1105),以保证酶分子仅与戊二醛的一个醛基结合,另一个醛基游离;然后用层析法除去多余的戊二醛,制成活性HRP(HRP-戊二醛复合物),再加入过量的抗体,使活化HRP上剩余的醛基与抗体蛋白分子上的氨基结合,制成酶标抗体。过量的抗体可以保证酶与抗体间均匀连结,避免酶本身聚合。根据所用的HRP与抗体(IgG)比例不同,酶标记率各异,平均为5%25%。标记步骤如下:

1015mg HRP(RZ=3.0),溶解于0.2ml 1.25%戊二醛中(0.1mol/L磷酸缓冲液配制)18h室温。

透析或 Sephadex G-25柱层析(0.15mol/l NaCl平衡),去除过量的戊二醛,收集活化HRP

浓缩活化HRP10mg/ml左右,加入抗体5mg(1.0ml 0.15mol/L NaCl 溶解)

碳酸盐缓冲液(pH9.5)调整pH9.09.5,使抗体与活化HRP结合,424h

加入0.1ml赖氨酸缓冲液,阻断未反应的醛基,42h

用半饱和硫酸铵沉淀5次,对PBS透析24h4,换3PBS,除去硫酸铵(10000rpm/min,30min)

或用凝胶色谱法(Sephadex G-200/Sephacryl S-200) 等分离标记抗体。

注意:该方法要求HRPRZ值在3.0左右,游离氨基较少,与戊二醛反应后,制成的酶标抗体大部分为单体;RZ值小于2.8HRP,含有较多的游离氨基,与戊二醛反应后,易形成多聚体,使方法的敏感性下降。

2.过碘酸盐氧化法 严格地讲,过碘酸钠(Sudium periodate)不是一种真正的偶联剂,其本身并非作为桥连结在抗体和酶之间,而是借助于过碘酸钠的氧化作用,将酶连结在抗体上。该方法仅适于含糖较丰富的酶(HRP)的标记。我们知道,HRP分子的糖本身与酶活性无关,利用过碘酸钠氧化这部分糖分子内的-CH基,使之生成-CHO基,再与抗体蛋白的游离氨基反应,生成Shiff’s碱。此Shiff’碱在pH降低时呈可逆性解离,所以经氢硼化钠(NaBH4)还原,形成稳定的酶标抗体复合物(4-1)。为防止生成的-CHO基与酶蛋白氨基自身交联,预先可用二硝基氟苯(Dintro-fluorobenzene)处理HRP,阻断分子内的ε-α-氨基。

免疫酶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HRP特异底物为H2O2,在分解H2O2过程中,H2O2形成复合物,无电子供体存在时,反应不再进行,当电子供体存在时,迅速生成水,酶被还原,电子供体被氧化环化,形成苯乙胼聚合体(4-2)。在酶反应部位,形成不溶性棕褐色沉淀,与组织对比清晰。

免疫酶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4-3 两步酶催化反应原理

二、非标记抗体酶法

由于酶标抗体存在一些缺点,例如酶与抗体间的共价连结可损害部分抗体和酶的活性;抗血清中的非特异性抗体被酶标记后,与组织成分结合,可致背景染色等。为此Sternberger等在酶标法的基础上,发展了非标记抗体酶法。包括酶桥法(Enzyme Bridge Method)和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Peroxidase Antiperoxidase Method, PAP)。现分述如下。

()酶桥法

1.基本原理 首先用酶免疫动物,制备效价高、特异性强的抗酶抗体,然后使用第二抗体作桥,将抗酶抗体连结在与组织抗原结合的*抗体上,再将酶结合在抗酶抗体,经呈色显示抗原的分布。在此过程中,任何抗体均未被酶标记,酶是通过免疫学原理与抗酶抗体结合,避免了共价连结对抗体和酶活性的损害,提高方法的敏感性,且能节 省*抗体的用量。

2.染色步骤 主要程序如图4-4

免疫酶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一般HRP/HRP的克分子比达1.9时,可分装冷藏于-85冰箱,据报告如此冷藏的PAP复合物可保留14年之久,活性无改变。但稀释后的PAP复合物不稳定,4可保存23周。临用前配制。

PAP复合物的特征】

PAP复合物的形成不同于其它抗原抗体反应,在抗原稍过量时,所有的抗HRP抗体均参与形成可溶性PAP复合物,仅残留少许游离的HRP,而大多数抗原抗体反应需要抗原过量才能形成可溶性复合物。PAP复合物的形状相当稳定,不受抗原量的影响,无论zui初加入的抗原抗体过量与否,zui终形成的PAP复合物其HRP/HRP之比绝大部分为32。应用离心沉降、液相扩散等方法分析表明:PAP复合物沉降系数为11.5s,分子量为400430kD,由此可推算出酶与抗体之比为32,即每个PAP生命物由3HRP分子和2个抗HRP抗体组成,呈五角形结构,3个角为HRP,另两个角为抗HRP抗体。采用H2O2-DAB染色,电镜下已经观察到PAP复合物五角形环状结构,直径平均21nm 。这种结构异常稳定。据报告PAP复合物的抗HRP抗体与HRP结合常数为108,在此可溶性复合物中,即使存在少量游离HRP,亦不影响其稳定性。

2.PAP染色原理及步骤

(1)原理:与酶桥法相似,都是借助桥抗体将酶连结在与组织抗原结合的*抗体上,所不同的是PAP法将酶桥法的步骤34合并为1,用PAP复合物代替,即第三步用PAP复合物孵育切片,故称PAP法。PAP复合物中的抗HRP抗体和*抗体为相同种属动物的IgG,所以桥抗体能够作为PAP复合物连结在*抗体上。

(2)染色步骤:主要步骤与酶桥法相似,如图4-5

切片准备及*抗体孵育前处理同间接法;切片与特异性*抗体孵育同酶桥法。

用过量的桥抗体孵育,作用同酶桥法。

免疫酶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4-6 间接酶标抗体法

免疫酶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4-8 示假阴性:组织切片上结合过多的*抗体,两抗体间的距离d 恰好适于桥抗体的两个Fab段与之结合,无PAP复合物结合的位置

(5)桥抗体:也称连结抗体,它的两个Fab段具有相同的结构、性质及与抗原结合的能力。因此,当*抗体和PAP复合物中抗HRP抗体来自同一种属动物时,桥抗体能同时与上述两种抗体结合,起到桥的作用。为了确保桥抗体的两个Fab段之一与*抗体结合、另一个与抗HRP抗体结合,桥抗体需用高浓度。另外,在非标记抗体酶法中可用葡萄球菌蛋白A(SPA)代替桥抗体,进行ICC染色。SPA不受种属限制,应用范围广。

(6)PAP复合物:在PAP法及酶桥法中,特别强调*抗体和抗HRP抗体必须来自同一种属,桥抗体才能发挥桥的作用,将其连结在一起;但一些研究表明:*抗体和抗HRP抗体来自不同种属,连结抗体仍可作为桥,将二者连在一起。例如Erlandsen发现豚鼠IgG作为*抗体,可用羊抗兔IgG、兔PAP复合物显示之一。Grzanna(1982)根据这一报告,利用豚鼠抗DBH血清作*抗体,羊抗兔IgG为桥抗体,12例兔血清制得的PAP复合物中,仅3例染色较佳。这种*抗体和PAP复合物来自不同种属获得的阳性结果主要依赖于种属间的交叉反应。多数实验表明:抗体和种属交叉反应是有限的,也是不*的。故利用桥抗体进行ICC染色时,仍以*抗体和抗酶抗体来自同一种属为宜。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