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士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士锋生物羊水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

时间:2014/8/29阅读:774
分享:


一、原理 
人的羊水细胞能长成单层并可连续进行传代培养,但它们的一些特征与一般成纤维细胞不同。在羊水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胎儿细胞,依据其外形和生长特征可区分为以下三类:上皮细胞(E)、成纤维细胞(F)和羊水细胞(AF)。E细胞在胰酶消化的连续培养中不再生长,所以在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期zui短。AF细胞在再培养中一开始就长得很好,染色体分析大多用这类细胞。F细胞在再培养中潜在的生长期zui长,在较老的羊水培养物中占优势。通常在培养后3—4天(可能更早些)即出现E细胞的集落,它们不适合再培养作染色体分析。大约在第7天出现的AF细胞可被用于染色体制备。如果在培养后第10天还未见长出新的细胞,就应考虑第二次羊膜穿刺。

二、用品和试剂 灭菌刻度离心管,0.25%胰蛋白酶,生长培养基(成分:RPMI-1640 80%,灭活小牛血清20%),其余同外周血染色体制备。

三、操作步骤 
1.10—20ml无菌羊水,1000—1500rpm离心10分钟,吸去上清,保留1ml羊水和沉降的细胞。 
2.用吸管使之悬浮,并吸至25ml细胞培养瓶中,每瓶含约0.3—0.5ml细胞悬液,再向其加入3ml生长培养基。 
3.摇匀后37℃静止培养5—7天(不要挪动,以免影响细胞贴壁)。 
4.倒置显微镜观察,可见部分细胞贴壁生长并形成细胞小岛,此时可以换液。 5.常规细胞培养至第9—11天即可收获细胞。 
6.终止培养前4小时加秋水仙碱,使终浓度为0.1微克/毫升。 
7.培养结束用1ml胰蛋白酶液消化5分钟,终止消化,并转移至10ml离心管中,1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细胞。 
8.常规制备染色体,步骤同外周血染色体制备。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