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划重点!多个城市“无废城市”建设规划出炉

2022-10-20 09:23:58 环保在线 点击量:34620
  【智慧城市网 政策法规】近期,多个城市密集出台“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不同城市自然条件、城市功能、经济发展等条件各不相同,各地因地制宜,“一城一策”,加快自身“无废城市”建设进程。
 
  浙江金华市
 
  近日,《金华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正式出台。文件提出到2025年,金华市及60%以上县(市、区)通过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评估。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基本建成,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有效保障,环境风险有效防范。在工业领域,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到2025年,培育20家省级“绿色低碳工厂”,推动东阳、永康、武义等地“无废特色产业”建设,形成产业全过程绿色发展模式。
 
  浙江绍兴市
 
  10月10日,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绍兴市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面完成“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任务并通过国家评估,市及各区、县(市)完成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全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升,无害化处置得到有效保障,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显现,多跨协同、整体智治体系基本建成,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群众满意程度不断提高,以全民生态自觉,推动“无废城市”向“无废社会”跃升。
 
  甘肃兰州市
 
  10月17日,兰州发布《兰州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旨在全面提升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统筹发展水平,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到2025年,生活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固体废物智慧监管平台基本建立,“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全市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100%,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初步显现,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到2.02吨/万元,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按照《“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2021年版)》要求,兰州市建立“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25个必选指标+ 19个可选指标+3个特色指标)。
 
  甘肃天水市
 
  近日,甘肃省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天水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建成完善的“无废城市”建设管理制度框架体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逐步下降,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主要农业废弃物趋于全量利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膜回收体系达到全覆盖;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全面提升,快递绿色包装使用率达90%以上;固体废物贮存场和填埋场的环境污染风险得到全面控制。
 
  江西吉安市
 
  10月8日,吉安市正式印发了《吉安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据了解,这是江西省首个印发的“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无废城市”建设制度、技术、市场和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趋零增长,尾矿库安全和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畜禽粪污、秸秆等主要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废旧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体系基本健全;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原生垃圾基本实现零填埋;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占比持续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稳步提升;危险废物实现全过程安全监管,环境风险有效管控。
 
  河北衡水市
 
  日前,河北省衡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衡水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衡水市将以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为核心,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到2025年底,建成完善的“无废城市”建设相关制度体系,确保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形成共建共享的“无废文化”创建氛围。
 
  辽宁沈阳市
 
  9月30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沈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化利用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固体废物智慧监管平台基本建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到2035年,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显著下降,各类固体废物全部得到安全利用处置,减污降碳成效显著,“无废城市”制度、技术、市场和监管四大体系基本完善。
 
  云南省
 
  近期,云南省列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昆明市、玉溪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市以及参照建设的楚雄州、丽江市、蒙自市、河口县9个城市人民政府相继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9城市立足自然条件、发展阶段、城市功能定位特点,因地制宜,“一城一策”,共同绘就“无废”蓝图,标志着云南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无废新城未来可期。
 
  昆明市
 
  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建立健全“无废城市”管理、协调和宣传机制,全面启动市场体系和技术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固体废物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底,推进固体废物与水、大气、土壤协同治理,提升城乡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农业固体废弃物治理水平。全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基本形成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体系,有效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
 
  玉溪市
 
  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无废城市”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市场体系及监管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建立健全协同高效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工业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进一步下降,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农业废弃物处置稳步高位运行;推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融合,不断提升废旧物资的循环利用水平;区域处置设施缺口基本补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明显;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固体废物全过程“可查询、可追溯、可监管”;总结凝练“无废城市”建设成果。围绕工业固体废物、农业源固体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五大领域及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制定六个方面工作任务,设置55项指标,含必选指标25项,可选指标21项,增设特色指标9项。
 
  普洱市
 
  《方案》围绕五大领域及四大体系,提出八个方面工作任务:一是提升主要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低碳带动农业绿色转型;二是提高林木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生态林业循环经济;三是提高林木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生态林业循环经济;四是完善生活领域固体废物体系,做靓城市“高颜值”;五是筑绿色低碳人居,提升城市“高品质”;六是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筑牢安全防线;七是打造“无废”窗口,厚植“无废”文化;八是建设全域“无废城市”体系,筑牢绿色基底;普洱市“无废城市”建设共设定50项指标,包括25项必选指标、21项可选指标及4项自选指标。
 
  西双版纳
 
  《方案》围绕工业固体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农业源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四大领域及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提出七个方面工作任务,设置52项指标,其中8项西双版纳特色指标,全面推进西双版纳州“无废城市”建设。
 
  大理市
 
  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发展目标,形成旅游和常住人口的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促进城市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实现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助推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围绕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等五大类固体废物领域,提出六个方面工作任务:一是坚持生态立市,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打造绿色“无废”文旅;二是坚持高原特色,推行现代农业生态,促进农业废弃物高值利用;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绿色现代工业体系,探索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四是坚持生态宜居,推进城乡环卫一体,统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五是坚持精细管理,健全收运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六是坚持共治共享,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强化全过程智能监管。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