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时事聚焦

新发产品更多
守护碧海安澜,近海环境监测再添利器
2022年05月16日 08:54:33来源:仪表网点击量:37119
导读近年来,近海领域的污染问题令人揪心,为了改善近海生态环境,我国高度重视近海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智慧城市网 时事聚焦】海洋生态环境关系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人类生存的重大话题,近海区域是指离海岸较近的区域,也是离人类生活最近的一片海域。近年来,近海领域的污染问题令人揪心,也许你在新闻上看过胃里装满垃圾袋的海龟,看过被渔网缠住的鲸,看过由于海水污染而大量漂浮在海面,最后被冲上海滩的鱼。
 
  为了改善近海生态环境,我国高度重视近海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近日,江苏首艘近海生态环境监测执法船“中国环监苏001”在芜湖造船厂顺利下水。该近船采用自主研发的船型智能优化技术设计,是国内首艘集海洋监测调查、环境执法监管于一体的柴电混合动力船,有效兼顾监测作业低噪声和执法监管高航速差异化需求。船舶配置了先进的监测调查作业、综合船务管理、远程视频会议及船岸一体化指挥系统,将全面实现海洋监测执法能力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
 
  去年,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开展近海生态环境监测海上联合观测实验,主要面向黄河流域山东段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综合利用遥感卫星、无人机、微传感器等多种观测手段,获取黄河流域海洋生态环境的真实数据,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的多维度、多视角、立体化描述,进一步激发流域生态环境领域研究活力。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山东省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重点安排入海排污口整治与规范化监管、入海河流水质改善、沿海城市污染治理、沿海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9项重点任务,鼓励开展养殖尾水排放邻近海域及养殖海域环境监测。
 
  为规范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全国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准确性、系统性、可比性和代表性,生态环境部制定《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范由总则、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近岸海域水质监测、近岸海域沉积物监测、近岸海域生物质量监测、近岸海域生物监测、入海河流监测、直排海污染源及对近岸海域水环境影响监测、近岸海域应急与专题监测、评价及报告等十个部分组成,涉及到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的方方面面。
 
  出台监测规范、利用仪器仪表监测环境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不论是用何种方式,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近海生态环境与我们更是休戚相关,作为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我们更要好好爱护海洋环境,守护碧海安澜。
关键词 近海环境监测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守护碧海安澜,近海环境监测再添利器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