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览网 智慧城市】日前,“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榜单出炉,全面呈现了中国县域智慧城市建设水平,也深刻揭示了中国县域不容小觑的经济实力。根据《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显示,全国百强县以占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0%的GDP。随着智慧城市建设重心向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下沉,县域已成为重要发力点,这些数据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其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县域智慧城市迎来爆发阶段,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正视短板,寻求破局
2020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指出县城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只有正视短板,县域才能寻求破局。
1、信息化水平低。县域整体信息化水平偏低,部分垂直行业过度依赖上级部门,与其他部门业务隔离,“数据孤岛”无处不在。
2、新基建基础薄弱。县域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进程中,传统基础设施逐渐提升完善,但新型基础设施存在投入少、建设不足等问题。
3、人才及能力缺失。对于产业不具优势的县域来说,区域人口结构分布不平均,受智慧城市直接服务的人群有限,而以人为本又是作为县域综合发展的核心原则,故此如何实现让人们共享智慧成果更是县域智慧城市建设重点考虑的问题。
不可照搬,要有新思维
据统计,我国拥有近400个县级市、1300多个县,县域数量多且地域特色鲜明,资源禀赋差异很大。在规划和建设方面,要兼顾城市和乡村的不同发展需求,切不可盲目照搬大中型城市的“模板”,必须要有新的思维。
首先,要整合数据,让城市大脑更聪明。实现跨层级、跨系统的数据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应用。
其次,要融合创新,让服务平台更智慧。以建成城市级能力共享平台为载体,大力推进能力平台化建设和共性能力服务模式转型。
最后,要强化应用,让城市管理更高效。创新构建“一屏总览、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数字政府治理模式,城市治理更智慧精细。
总结:数字化转型成为突破关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全面提高运行效率和宜居度”。开启了深入发展数字农村、发展县域的智慧城市新阶段。
在县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基础信息化是发展关键,完善的基础数字化是未来数字县域的重要基座。通过进一步树立数字化思维、运用数字化技术、强化数字化认知推动城乡社会经济数字化转型,释放数字红利,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以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乡村振兴、以数字乡村发展反哺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新阶段的重要课题。此外,技术、制度和模式创新,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选项”。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