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智慧城市

新发产品更多
暴雨后的思考:郑州智慧城市为何“失灵”?
2021年07月29日 09:47:52来源:山东省人工智能众创平台-百家点击量:40858
导读千年一遇的暴雨,让河南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引起人们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关注。
  【安防展览网 智慧城市】7月16日以来,截止7月26日12时,此轮强降雨造成河南全省150个县(市、区)1558个乡镇1290.7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9人。千年一遇的暴雨,让河南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引起人们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关注。
 
  河南8市为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市
 
  2020年11月,郑州市、洛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和驻马店市等8市被作为河南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
 
  其中,郑州市作为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头羊,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拥有最多数字化运营场景的城市之一。郑州城市大脑共发布了涉及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交通出行、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等14个业务领域118个应用场景。
 
  “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是郑州市城市大脑的建设的两大特色。截止到2020年12月,一网通办”的线上政务服务累计注册用户近180万,“累计办件申请量73.9万,办结量73万,日均办结成功率达85%。
 
  暴雨让智慧城市“宕机”,问题何在?
 
  此次暴雨,让以郑州为代表的智慧城市遭到暴击。
 
  基站、通线光缆受损严重
 
  根据中国铁塔的统计数据,截至7月21日8时,河南全省受停电影响基站超过5600个,退服基站达1600个;多条通信光缆受损,数万用户通信服务受到影响。截止到7月22号晚间,郑州市仍有4370个基站因供电原因无法正常运行。
 
  数据、资源过于集中城市大脑会有资源集中的问题,即使所有数据中心都会有备份的数据和资源,但也是集中式的,不能完全排除都被团灭的风险。
 
  网络一断,全部瘫痪
 
  在城市大脑中,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合一”是基础;没有了网络,即使数据中心完好无损,智慧城市也无用武之地。
 
  科技仍是“硬核力量”:翼龙无人机让城市复活
 
  在此次河南受灾过程中,国家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搭载中国移动的基站设备,从贵州安顺出发,连续出动两次,分别赶赴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以及郑州市中牟县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执行应急通信网络保障任务。而这也是首次将固定翼无人机应用于应急通信保障任务。
 
  机上搭载华为空中移动基站,可定向恢复50平方公里的移动公网通信,使15000平方公里范围覆盖音视频通信网络,成功实现了首次空中信号保障。
 
  总结
 
  借助在线文档、微博、地图等力量,受灾群众第一时间获取救援信息;有了无人机、高分卫星等前沿技术的加持,让救援队得以用爱心托举暴雨中需要救助的人们……
 
  以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基础的智慧城市在这场暴雨中暴露出致命缺陷,但不容置疑的是,科技力量仍是此次暴雨的中坚救援力量。在未来,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更好的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如何更好的应对“天灾”以及如何更好的服务于数字中国建设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 郑州暴雨智慧城市失灵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暴雨后的思考:郑州智慧城市为何“失灵”?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