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览网 时事聚焦】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10日报道,随着近期自动驾驶项目密集测试,“无人驾驶”的步伐逐渐加快,传统汽车企业、造车新势力、科技公司、共享出行企业都在抢夺中国未来出行市场的先机和话语权。
据媒体报道,《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规范与安全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已经立项,滴滴、*度、博世、北京汽车集团、腾讯、初速度等中国大陆企业正与相关监管部门、专家及政策研究机构等开始商讨。
报道称,这*制定自动驾驶商业化规则。据了解,这次标准的制定由滴滴牵头,将就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标准的框架和提纲、测试车辆管理规范、保障性管理规范、测试驾驶员管理规范、测试中心风险分析与预案,以及载人运营等标准内容展开讨论。
据报道,*度的阿波罗项目开始启动,去年9月在长沙上路测试,并在多地取得测试牌照与载人牌照。随着当局陆续发放实际路测牌照,无人驾驶在今年进入黄金期。中国目前还只允许在有安全驾驶员的情况下于特定路段进行自动驾驶测试,但未来推进步伐将加快。
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到2030年,自动驾驶相关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行服务提供商部署的自动驾驶车辆里程将占乘客总里程的11%,私人拥有的自动驾驶车辆将占2%。
报道指出,面对这一诱人的市场,核心玩家可分三大阵营:第一阵营是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包括通用汽车、丰田等海外汽车厂商、以上海汽车集团为首的7家中国本土品牌,以及特斯拉、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第二阵营是以*度、阿里巴巴、腾讯为首的科技公司;第三阵营是滴滴公司等共享出行企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