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当产业链延伸成常态 中小企业还有哪些路可以走?
2019年09月26日 08:46:28来源:高工LED点击量:38307
导读产业链延伸正被越来越多的LED企业所采纳。目前主要有两种现象,一是芯片企业向下渗透,二是大厂向全产业链扩张。
  【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产业链延伸正被越来越多的LED企业所采纳。目前主要有两种现象,一是芯片企业向下渗透,二是大厂向全产业链扩张。对于企业自身而言,此举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由起初的“泾渭分明”开始相互交错时,大企业能够走的路越来越广,而部分没有资本与实力进行产业链延伸的中小企业,未来又有哪些路可以走?
 
  芯片企业向下渗透
 
  中国报告大厅曾在2016年发文表示,芯片与封装行业的发展情况与日韩欧美不同,不管是研发基础,还是行业发展阶段,未来有机会走封装与芯片一体化的路线。
 
  现下,虽然这一言论尚未完全实现,但已苗头渐生。尤其在芯片级封装(CSP)技术领域,一些具备实力的芯片企业已通过自行研发推出相关成品,甚至在此基础上做以进一步升级,以此达到“降成本、升效率”的目的。
 
  然而,天平另一端,不少人担忧此举会触动封装企业的“奶酪”。相比大型厂商有着规模、资金的保护,中小公司的应对决策更为注目。
 
  “一旦这种现象成为趋势,压力是有的。”旭宇光电副总经理陈磊博士坦言,“但这也是一种无形的鞭子,能够激励我们更好更快地发展。”据高工LED了解,旭宇光电十分注重技术研发,目前已获得多项认证,并参与了不少研发课题。公司认为,无论格局如何变化,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优势尤为重要。陈磊博士还透漏,公司后续会注重走细分路线,以开拓更大空间。
 
  与此同时,不少企业还认为,一些技术路线本身也正往中间地带移动。东昊光电子总经理陈永平以CSP为例说到,该技术本就是一种介于芯片与封装之间的产物。”在这一擂台上,封装厂与芯片厂难免同存。从东昊光电子的发展来看,技术提升与细分仍是应对的策略。目前,公司已在CSP LED封装方面积累了明显优势,并持续在较具热度的汽车照明领域发力,保证自身在封装市场的地位。
 
  陈永平还指出,实现产业链延伸也需要跨过一些门槛。“芯片厂一旦介入封装,其面对的客户数量就会扩大10倍到100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产品售后和其他服务质量不受影响是关键问题。”
 
  大厂进军全产业链
 
  对于具备实力的LED企业来说,“全产业链布局”成为了他们发展的一大举措:通过并购、设立生产基地等方式,在发展原有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终打通上、中、下游整体产业链。而相比单边扩张,此举意味着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因此,与相邻领域公司的业务触碰也被摆上了台面。
 
  在兆元光电王孝智眼中,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起码对于我们而言,产业链延伸只是用来加强自身竞争力的手段。”他表示。
 
  资料显示,兆元光电属福建省芯片企业,其控股母公司在后续发展中也逐渐涉足到了中下游领域,目前已布局了合力泰、中诺等下游厂商业务矩阵。王孝智透漏,公司对中下游产品的规划不多,并不会与福日电子、源磊科技等合作企业产生冲突。之所以做出产业链延伸的规划,主要是为了增强自身综合实力,以更好应对行业日渐激烈的竞争。
 
  尽管这些企业目前能“以礼相待”,但被涉及方仍需有长远规划。嘉美时代照明产品中心总经理黎其祥直接指出,产业链延伸将成未来的一大趋势。“后续都是一条龙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靠品质与服务才能走得更远。”他说。
 
  而另一方面,被动方也需要积极寻找新的蓝海。曾有LED业内人士点明,当一个市场只有存量没有增量之时,会出现走了别人的路而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情况。
 
  增量在哪?以大方向来看,新型显示、智能照明、健康照明等新兴应用正是一片绿洲,从上述LED企业的举措来看,在这些潜在市场潜心挖掘,巩固产品与服务,才是更好的立足之道。
 
  “任何一个行业,若不能起主导作用,就不要过于担心洗牌,因为你担心也在,不担心也在。”这种观点一度在众多LED厂商之间流传。在他们看来,终资源仍会集中在少数企业手里,认认真真去经营,踏踏实实做产品,是现下能走且要走的一条路。
关键词 LED显示屏LED产业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当产业链延伸成常态 中小企业还有哪些路可以走?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