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防展览网 焦点新闻】安防被称为人工智能落地首站,而在实现人工智能的初步应用之后,智慧安防何去何从?华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昨天(2019年8月8日),华为召开“洞见当下,预见未来”智能安防业务战略发布会,发布《华为智能安防ICAN智能指数评价体系白皮书》《华为智能安防开放架构与生态白皮书》《华为智能安防安全可信架构与生态白皮书》以及智能安防新品牌Huawei HoloSens、智能视频云平台HoloSens IVS3800和HoloSens SDC X2382-HL摄像机,以满足各行业以及城市发展对全息感知、数据智能的安防需求,共建智能、开放、安全的智能安防新时代。
【Welcome 华为智能安防新品牌Huawei HoloSens】 安防产业智能化构想:从特征识别到自我迭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实现安防产业的全面智能化,就需要对智能安防的发展阶段有大致的认识。对此,不少行业人士已有初步构想,即从简单的特征识别到辅助决策、再到风险预测,终实现自我迭代。对智能安防发展阶段的设想或许不难,但判断目前行业发展处于何种阶段十分不易。
华为提出通过评级函数来衡量安防产业的智能成熟度,这个函数包括四个关键参数:算力、算法、数据、场景。算力可以从芯片运算速度、密度与能耗大小等方面衡量,端边云算力协同程度也是算力考核的重要指标;正确性、时空复杂度、健壮性以及多算法的协同程度是衡量安防领域智能算法等级的重要指标;数据可以从数据量、时效性与多样性方面考察,而AI决策参与度、场景要素协同程度则决定了对场景的评价。这些评价指标全面而令人信服,而函数关键参数值的定义与等级智能指数的计算方法还需进一步确定。
安防生态:从夏威夷到哥斯达黎加
安防行业一路走来,正从过去孤立、封闭的夏威夷式生态走向哥斯达黎加式的开放、繁荣的生态:市场需求主体从政府向企业和消费者进行延伸、供给侧主体涵盖传统安防企业、ICT巨头、算法企业,安防产品正快速扩散至千行百业。
当前智能安防产业链条涉及算法模型、硬件、产品、解决方案、应用交付等众多环节,无论多大体量的企业都难以独立覆盖整条产业链,因此,分工协作共同解决用户需求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成为新的趋势。
结语:在人工智能落地初级阶段徘徊许久后,安防或许即将加速进入下一阶段。步步推进、环环相扣,为智能安防的发展规划出了清晰的路径,让人充满遐想。在未来,智能安防或许会成为核心生产力的构成要素,赋能各行各业,推动社会全面迈入智能时代。安防还是安防,但安防已经不只是安防。
(资料来源: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