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智慧城市 > 正文

解码智慧城市建设奥秘:如何形成完整落地形态?

2018-11-02 08:56:02 千家网 点击量:34909
  【中国安防展览网 智慧城市】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慧城市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也许你没有真切的感受到其中的变化,但事实上大多数城市早已开始转变。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智慧城市之于不同人、不同立场都会有不同的定义。对于上班族来说,上班路上不那么堵,就是智慧城市;对于老人来说,在家病倒爬不起来,能被时间送到医院,就是智慧城市;对于消防员来说,在火灾刚有苗头的时候就被自动扑灭,或者真正发生大火了,能一路畅通迅速到达现场,就是智慧城市的体现。
 
  纽约大学的Anthony Townsend教授将智慧城市定义为:一个将信息技术与基础设施、建筑、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我们的身体相结合,来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的城市。
 
  目前,我国已公布了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共计290个,已基本覆盖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2013年1月,公布批试点城市90个,后增补9个;2013年8月,第二批试点城市103个;2015年4月,第三批试点城市84个,扩大范围试点13个,专项试点41个。另外,加之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的补充,截至2018年初,我国95%的副省级城市、83%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500个城市均在规划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而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数量也就1000多个。
 
  智慧城市由很多子单元构成,因规模和功能的差异而形成不同落地形态,大致可分为智慧社区、智慧小镇、智慧园区、智慧城市。
 
  智慧社区是面向城市社区的一个新的模式,涵盖了社区中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医疗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在很多场景下,智慧社区方案会延伸至居民家庭和个人生活中。
 
  目前智慧社区参与方包括地产、物业、第三方平台、服务供应商等群体,由于是接近家庭生活的“后一百米”,智慧社区各类参与者之间会形成利益博弈,加上带给社区居民较好体验的应用产品不足,智慧社区在很多时候只是作为宣传亮点和卖点,并未形成大规模落地的基础。未来智慧社区建设运营的推进需要能够协调各方利益的模式,并开发大量基于物联网大数据驱动的应用和产品。
 
  智慧小镇则是智慧城市的“后一公里”,国内智慧小镇建设如火如荼,其中以智能交通、智能公用事业和综合产业为特色的一批智能小镇已初露头角。总体来看,国内大部分落地的智慧小镇仍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聚集和部分垂直应用落地为主的阶段,数据流动以互联网和人与人互动的数据为主,很少已部署落地城市级统一的物联网平台,打通各个垂直壁垒,将各类政务、产业、民生的物联网感知数据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分析应用。
 
  智慧园区是园区信息化基础上的2.0,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形态。智慧园区建设的重点在于“智能”,通过信息技术和各类资源的整合,将“智能”渗透到园区建设与运营的每个细节,加强园区业务、服务和管理能力,创新组织架构,为园区铸就一套超强的软实力。
 
  智慧园区一般建设园区级的运营平台,该平台需覆盖多个领域,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园区安防、消防、通讯网络、信息发布、管网设备能源监控、停车管理、自动化办公等来实现信息交互、信息共享、参数关联、联动互动、独立共生。
 
  智慧城市则是包含了各方面功能平台的综合呈现,包括城市中所有政务、产业、民生等方方面面。从过去经验可以看出,智慧城市的建设一开始并不一定是大而全的模式,尤其是目前更加强调市场化、商业模式和持续运营。
 
  实际上,通过落地智能社区、智能园区、智能小镇这些小范围的形式,从小处着手,在这些落地形态运营成熟基础上可进行规模化复制,当各类形态规模化复制到一定阶段,通过打通各类智能社区、智能园区、智能小镇的数据和功能,逐渐形成一个大而全的智慧城市落地形态。(北京峰会:解码智慧城市建设奥秘)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