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又到一年一度求职黄金期,人才市场的活跃度与日俱增。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智能制造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缺哪一类人才?具备什么特殊技能更容易被录用呢?
“金三银四”、“金九银十”被所多人称为跳槽季,根据过去过年来的数据统计,在这几个时间段,无论是企业招聘还是员工求职,都会出现一个高峰期。
不过,“金九银十”往往只是一种表象。在9月、10月,主要是大学生毕业后求职比较集中的阶段;相比较而言,春节过后的三四月份才算是人才市场为活跃的季节。
简单来说,“跳槽季”又称为“求职黄金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考虑到年终奖,多数有意跳槽的员工会选择在年后,也就是拿到年终奖以后再行动;
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的职位变动以及薪资调整往往在年底年初这段时间较为明显,如若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也会促使人员流动;当然,还有部分公司会选择在春节过后考虑裁人,这就产生了一部分求职人员,以及空缺的职位;
……
如今,我们已经迈进了2018年传统的“金三银四”季节,人才市场的活跃度与日俱增。但无论是对于求职者还是各公司的HR而言,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公司紧缺哪一类人才、具备哪些技能更容易被录用等问题,都是双方需要深入思考的。
在人工智能时代下,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不高,智能制造人才的紧缺逐渐成为我国制造强国道路上的一大阻碍。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我们不仅需要一大批创新研发人才,还需要一大批掌握绝技绝活、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如何培养、吸引这类人才,是摆在眼前的重要课题。
AI人才。目前,我国的制造业正在向智能制造转型,AI人才是涉及各国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性战略的人才类别。据《AI领域人才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基于领英平台的AI领域技术人才中,中国仅5万人左右,而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却已超过500万。
机器人人才。与AI人才情况相似,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推进,工业机器人作为其腾飞的重要基础同样备受关注。但是据不完全测算,目前仅长三角地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就有6000多家,人才缺口便已经达到5万人之多。
大数据人才。近几年大数据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在我国迎来了快速发展,并在国内涌现出一批大数据产业的就业机,大数据产业后续人才培养并未跟上产业发展速度,大数据人才的紧缺程度可以想象。
VR人才。同样作为一大新兴技术的VR/AR,自出现以来便是一路高歌猛进,市场不断扩大,更受到了互联网巨头的热捧,但面对硬件技术的日益成熟,VR技术人才的短缺也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VR教育几乎一片空白,只有少数培训机构开设此课程,市场需求与人才供应出现严重失调现象。
信息安全人才。相比于上述几种人才缺口,信息安全人才似乎更令人头疼。《2017年上半年互联网安全报告》指出高校培养的信息安全人才仅3万余人,然而市场每年总需求达到超过70万人次,市场缺口比例超过95%。
面对各方面巨大的人才缺口,目前,我国多地已经展开实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计划以及人才梯队建设,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及福利,吸引专业、人才的流入。
近期中关村便推出20条人才新政,以求解决人才“进得来”“留得下”“干得好”“融得进”的问题。
同时,作为互联网之城的杭州也开始放大招。除了国内人才培养之外,在人才引进方面,杭州也下了血本。据悉,只要是外国人才携项目来杭创办企业,符合杭州产业发展导向的,经评审给予20~500万元不等的创业资助,特别的人才项目可“一事一议”,高给予1亿元资助。
此外,还有部分城市建起了人才特区,比如今年深圳市财政注资1000亿元设立人才安居集团,专责筹建人才住房,为人才解决住房问题;安徽将在2018年新增国家和省级引才引智基地20家,新设立海外引智工作站5个。另外,南京已经开始执行40岁以下本科生可直接落户南京的行动。
随着各地人才措施的落地,我国人才紧缺问题将得到一定缓解。但人才培养终究是一场持久战,需集合政府、企业、学校及相关机构各方力量,方能迈向制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