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企业关注 > 正文

智慧城市新阶段 建筑智能化技术如何演变?

2018-01-26 16:17:18 千家智客 点击量:40155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更加注重便捷性、安全性以及节能环保。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筑智能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智能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
 
  由千家智客策划主办的建筑智能化行业年度盛会——2017年第十八届中国建筑智能化峰会,于12月7日在广州东方宾馆隆重举行。作为2017年度峰会活动收官之战,广州站峰会规模,活动吸引了来自广州及周边地区系统集成商、渠道商、厂商、终端用户以及建筑智能化专家等10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慧建筑新时代的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现场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广州峰会A会场,主要探讨当前智能建筑新产品与新技术应用,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智慧城市与建筑智能化技术研究中心总工龚仕伟出席本次活动,并上台发表了以“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建筑智能化技术展望”为主题的演讲。以下是龚仕伟的现场演讲实录:(现场实录,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千家网做了不改变原意的优化修改。特此说明)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做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展望。
 
  为什么会做这么一个题目呢?因为我们近做了很多这些建筑智能化的项目,碰到智慧城市这么一个需求。也就是说,这个建筑是在整个智慧城市里面来构建的,这里面就相应的会有一个需求,就是建筑智能化技术怎么去呼应智慧城市的需求,这里面我们就跟大家简单地分享一下。
 
  提到智慧城市,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一个词就是顶层设计。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表达,我们在很多顶层设计的资料里面都会看到是常见的IT化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对于我们工程建设来说,可能是过于抽象,很多业主可能看到这种顶层设计的话,感觉就是云里雾里的,不知道这个顶层设计后真正是怎么样去落地,可能会说这个智慧城市怎么这么虚。
 
  其实我们通过一些项目的了解、研究以后,发现在智慧城市去落地的时,这个场景,你很难去构建。也就是说,智慧城市以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体验,要解决我们什么样的一些痛点,实际上在这种顶层设计里面描述得不是那么清晰。
 
  对于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主要有哪些?我们这里主要引用的是园区型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这种园区型应用也是我们现在碰到比较多的。这种场景主要分为四大块,个是跟个人的服务有关的。第二就是企业服务,第三是园区管理,还有对应的基础性平台。
 
  个人服务这一块,永远对用户的体验关注是密切的,这里面主要的就是来访登记和停车。这两块其实对我们的智能建筑也好,对智慧城市也好,跟所有的用户是密切相关的,是大家能够直接感受到智慧、智能的地方。来访登记在智慧城市里,我们设想可以进入园区的访客,通过统一的访客管理系统进行登记,这种访客信息可以自动同步到各个大楼的出入口系统。这里面牵扯到云平台的建设,这就要建设整个园区或者整个智慧城市统一的云平台。
 
  在门禁的出入控制系统和闸机,我们看到小区的运营平台,比如像广州有某一个小区已经建成了这么一种来访登记的平台,里面针对每一个区域、每一个楼宇都可以单独的去拜访。
 
  城市级的运营平台,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叫楼小二,它面向城市所有的楼宇。这种智慧城市云平台的应用,就解决了我们以往单体建筑里面智能化设计的一些痛点。在2014年以前的访客管理的设计,我们可能会为了给用户一个好的体验,可能会对这个访客系统设置外网可以访问进来,通过访客系统登记资料。但是我们在实际使用中也发现,我们的外网实际上对于智能建筑里面的访问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网络出于安全,又要隔离,又要专线的IP,对单体建筑的访客管理来说,外网的访问后变成一个形式而已。还有一种五花八门的方式,可能你去这栋楼是刷二维码的,领卡要去另一栋楼。不同的标准造成我们使用的不方便。
 
  第二个是智能停车。智能停车跟人员的管理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有它的痛点,比如外网的访问困难,想通过手机访问停车场系统在以往是很难的,还有停车场需要24小时人员值守的问题。我们现在在智慧城市,进入这种园区,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进行缴费、查询,车牌识别等等。这里面还牵扯到这个平台、这个后台怎么与各个大楼的费用进行结算的问题,这里面也是涉及到云化的一个平台。
 
  对于城市级的,像ETCP、安居宝这些公司已经给出了城市级的智能停车运营平台,可以实现智能建筑停车场的无人职守的应用场景。
 
  无线商圈,这个也是我们智慧城市里的,园区无线的全覆盖,通过WIFI4G、5G的方式,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登录认证,进行定向营销、广告推送等等,这个也是现在一些商业综合体里用得非常多的技术。但是未来在单体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里面,我想有可能WIFI会消失,因为我们现在说了这么多的云、5G、4G网络,这些会不会取代掉这个WIFI?因为云的话,所有的数据都往上送,在局域网里面传输的数据量已经不是太多,4G、5G现在不限流量的套餐出来之后,大家有时候都懒得打开WI-FI来上网了。也许在我们的单体建筑里,WIFI过几年会消失掉。但是现在在智慧城市设计里,看到很多业主想做WIFI全覆盖,我也想提醒大家,是不是需要注意一下。
 
  共享云,就是整一个园区共享一个数据中心,提供私有云服务,为入驻的企业提供一整套的ERP、OA等等软件的云服务,让园区里的企业可以拎包入驻。这个对我们单体建筑的智能化系统的影响主要在哪呢?综合布线,有线、无线这些信息网络传输就要能够满足这种数据中心的传输的需求,还有就是覆盖范围尽量能够覆盖掉整个单体建筑里的区域。
 
  共享会议室,这是我们在做智慧城市规划设计里碰到的业主提过的需求。其实我们了解过,共享会议室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城市级的运营平台,比如说像场地汇这些运营商,他们所做的有点像共享经济,把这个会议室在空闲的时候拿去出租。特别对于一些园区,孵化企业比较多的,大家可能没有这个会议室,有会议室的就可以把这个会议室进行出租,可以获得一些收益。这对于建筑智能化系统有哪些影响呢?可能我们要设置一些智能门锁,也就是让用户在网上预约以后,他过来就可以通过手机开智能门锁。还有智能会务,在业主许可之后,数据才会上传到会议系统里,才有权限开启会议系统里的各类设施。
 
  物业这一块对于智慧园区的应用,我们觉得可以让整个园区的企业统一一个门户进行物业费用的查询、缴纳、公共设施的报修、园区公告、投诉建议等等,以及加班空调的预约。特别是园区的写字楼,加班空调现在都需要前台去跟大楼的客服中心联系,客服中心再把这个信息送到物管的工程部,工程部后确认之后再把它层层返回来。这里就存在非常低效的问题,全部人工处理人工的请求,我们非常期待能够出现跟大楼BA互联的城市级运营平台。这种平台,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对于费用查询、缴纳、报修,现在实际上已经出现了。
 
  智慧安防在智慧城市的应用,大的特点就是预警和分析,这跟以往的建筑很大的区别是将更多的专注于数据的存储,在智慧城市里会大量使用人脸识别、车牌识别、人群分析、客流分析等等,结合立体云防的技术,来实现的安防。我们认为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的应用,有可能是我们大型综合体安防应用的方向。
 
  设施的管理主要是通过三维地理信息的平台以及BIM平台,建设智能水网、园林绿化维护管理、消防设备等等,对园区内各种市政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维保。其实我们智慧城市里信息的传输,一个是跟智能建筑之间,还有就是跟各类的市政设施,这里面牵涉到物联网的应用。园区里面还有各种监控、监测的设备,比如说摄像机、传感器、计量仪表等等,接入园区的网络,实现万物互联。
 
  通过一些平台,还能够在软件方面实现一些物业设施的巡查,这取代掉以往单体建筑里工程部人员传统的作业方式,实现工程部的设施、设备巡查的无纸化、智慧化。
 
  能源管理在很多智慧城市的应用里都会提到,我觉得能源管理在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的应用意义其实是大的。对于单体建筑来说,我们现在也在做能源管理、能效的分析,但是在单体建筑里存在数据量不足,一个单体建筑里取到的数量,相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园区,它是有限的。还有单体建筑里没有专业的分析人员,而智慧城市有一个专门的运营平台、一个专门的分析人员,有足够大的数据量,分析出来的结果对于建筑里的应用、指导节能是非常有效果的。
 
  交通管理,在园区里的停车场进行统一的管理,还涉及到一些SCATS智能红绿灯、电子警察等等,这个跟我们智能建筑的关系似乎不是特别的大,主要是停车场这一块。
 
  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园区里面这些各个建筑BIM的信息统一在这个平台里面显示,这个也许会促进我们智能建筑里的BIM向运维BIM的转化。
 
  后是物联网,谈到智慧城市一定要说物联网。物联网,现在NB-IoT、LoRa-IoT、eLTE-IoT,这些低功耗、广连接、长寿命的物联网覆盖,在去年、今年运营商,还有厂家,已经在不断地推广。城市级的运营平台,像腾讯,现在也在开发相关操作系统,把物联网平台全部搬到腾讯的平台上。我们在想可能未来单体建筑里的BA会不会是完全上到云端,这些传感器全部上到云端里。
 
  沿着刚才说的智慧园区跟智能建筑的设计,实际上我们建筑智能化的设计是跟随着我们应用上的主流来演进的。比如说在早的时候,我们希望这个系统是配置合理的,后来我们希望更符合建筑管理上的,更加提升这个建筑的应用价值。现在智慧城市进入了云和平台化,这里面我们也要做一些思考。云和平台化可能带来一些什么思考?安全和信赖问题,另外我们的数据中心现在是日益庞大,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也许下一步我们会引入区块链的一些技术,也希望大家能够有机会跟我们一块去做这方面的研究,或者是人工智能这一方面。谢谢大家!
 
  原标题 龚仕伟: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建筑智能化技术展望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