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终于可以靠脸吃饭了?刷脸时代“渐行渐近”
2017年11月28日 09:21:15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点击量:34962
导读苹果日前新出的iPhone X推出人脸识别功能,手机解锁和支付都可以通过“刷脸”解决。在苹果公司自带的光环下,刷脸这一“黑科技”受到了广泛关注。事实上,在国内“刷脸”不是新鲜事,火车站可刷脸进站、宾馆刷脸入住、部分*实现刷脸取款……“以貌取人”的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苹果日前新出的iPhone X推出人脸识别功能,手机解锁和支付都可以通过“刷脸”解决。在苹果公司自带的光环下,刷脸这一“黑科技”受到了广泛关注。事实上,在国内“刷脸”不是新鲜事,火车站可刷脸进站、宾馆刷脸入住、部分*实现刷脸取款……“以貌取人”的时代已经来临。
 
  iPhone X:人脸识别的热潮
 
  连日来,Iphone X的上市赚足了关注度,刷脸是其中大的买点之一。在苹果发布了集成Face ID人脸识别技术的iPhoneX之后,安卓智能手机供应商对3D感知技术的需求呈现井喷态势。
 
  闻泰科技董事长助理表示,Face ID的实现靠的是iPhone X顶部一小块没被屏幕覆盖的区域。这一小块区域集成了多达八个组件,除了麦克风、扬声器、前置摄像头、环境光传感器、距离感应器等,还集成了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点阵投影器。“由于3D视觉模组成本高昂,大约在20美金左右,目前很难大规模普及。”除了成本,主要的问题还是方案不够成熟,识别率和3D建模能力还不够,需要时间检测。
 
  中国台湾分析机构拓墣产业研究院分析师蔡卓邵分析称,移动终端3D感知模组市场产值未来三年的年复合成长率为209%,市场规模预计将从今年的15亿美元成长到2020年的140亿美元。继iPhone搭载3D感知后,包括三星、华为等品牌厂商也对搭载3D感知模组展现高度意愿,而不少国产手机也在等待高通等厂商的方案成熟。
 
  银行:刷脸代替银行卡
 
  近一段时间以来,包括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宣布在部分城市和网点上线ATM机“刷脸取款”功能,此举引发关注,但同时也带来疑问:刷脸取款究竟安全吗?
 
  对于刷脸取款功能是否需要单独进行开通的问题,农业银行客服人员称,“刷脸取款”无需开通;而招商银行客服人员表示,这一功能需要开通,流程为登陆手机银行,点击“我的”-“全部”,在“助手”中点击“ATM刷脸取款”,即可开通。
 
  此外,“刷脸取款”存在额度限制。招商银行当日单卡累计取款限额为3000元;农行为每日单笔不超过3000元,日累计不超过10000元,且单日不超过5次。
 
  “刷脸取款”无需插入银行卡,但在脸部识别后,仍需输入个人身份信息及取款密码方可取钱,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刷脸就能取款。
 
  关于“刷脸取款”是否安全,相关银行对媒体称,该技术安全,可完全抵御照片、换脸视频、翻拍、面具攻击,识别准确率高。
 
  不过,不少人依然担心,类似3D面具等技术仍有可能攻破这一技术。邱学侃则强调,“刷脸取款”并不是刷了脸就能取款,而是先刷脸加输入手机号进行身份比对,然后再输入密码才能取钱。因此刷脸起到的作用是替代实体银行卡片,而取款的安全性主要仍是通过密码保证,关键还是保证取款密码不泄露。
 
  公共:更多试点推进人脸识别
 
  11月22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关于做好广东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和建档工作的通知》。确定广东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和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实行网上报名。据悉,除了继续采集指纹信息,广东省今年高考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采集考生相片和人脸特征信息数据。
 
  继北京天坛公园安装“人脸识别”厕纸机后,8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一家公园也采用了“人脸识别”厕纸机;9月7日,江苏省徐州市一家公共厕所同样装上了“人脸识别”厕纸机。
 
  今年秋季学期,北京师范大学在学生公寓换装了新的门禁系统,“人脸识别”代替了之前的刷卡识别。更换识别系统后,学生进入公寓需要对着摄像头采集图像,然后刷自己的学生卡,匹配之后才能进入学生公寓。学生如果忘记带学生卡,可以输入学号的后四位,匹配成功也可以进入公寓。但据之前媒体采访,人脸识别正常情况下识别速度还挺快的,但如果学生卡、学号都不能够与图像识别系统匹配,学生就需要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十分尴尬。
 
  在苏宁互联网金融科技研究员郑清正看来,现在市场对刷脸技术存在盲目推崇的现象,随着体验场景的持续优化,适合刷脸识别的个别场景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其中刷脸取快递是目前看到的比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 人脸识别刷脸技术生物识别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终于可以靠脸吃饭了?刷脸时代“渐行渐近”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