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2017年北京安博会上,智能锁已是安防企业争抢的“蛋糕”,大有取代智能摄像头,成为下个消费级安防民用产品之势。2017年“双十一”,智能锁勇夺智能五金品类销售,再次刷新安防企业对智能锁的固有印象。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盘点下智能锁行业发展史。
20世纪30年代,在一些特殊场所电子密码早就有所应用。电子锁的密钥量极大,可以与机械锁配合使用,并且可以避免因钥匙被仿制而留下安全隐患。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子锁专用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锁的体积缩小,可靠性提高,成本较高,是适合使用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且需要有电源提供能量,使用还局限在一定范围,难以普及,所以对它的研究一直没有明显进展。
20世纪90年代,美国、意大利、德国、日本、加拿大、韩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地区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为智能锁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密码锁开始走向实用阶段。
21世纪初,在西方国家,电子密码锁技术相对先进,种类齐全,电子密码锁已被广泛应用于智能门禁系统中,使之更加安全更加可靠实现大门的管理。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了对电子智能锁的研发。
1993年起,中国企业开始研发电子智能锁,早的应用领域集中于酒店当中,以磁卡应用为代表。
2000年到2005年的五年间,部分厂家开始对智能锁产品投入精力,但是由于当时的产品技术限制,诸如指纹读取、嵌入式程序及单片机技术等都尚不成熟,直接导致了产品的不稳定。
2006年到2010年间,更多的企业先后进入这一细分市场,并开始大力研发制造智能锁。
2010年左右,智能锁基本上从技术、功能逐渐趋于成熟,销量逐渐增长。
2010年到2015年期间,智能锁市场开始进入快速提升期。在此期间,尽管产品日渐成熟,但是成本仍然比较高。
2016年开始,随着创新型企业进入智能锁领域,很多智能家居品牌也延伸到这一领域。互联网品牌成为一种运作新模式,尽管还不是完全硬件免费,但是做到了去中间化,去掉了传统经销渠道的一些中间商,因此在价格上有所下降。
2016年一整年,智能锁市场的容量约为600万套。其中,国产约550万套,纯进口约50万套。市场分布方面,工程项目应用约占250万套,流通渠道销售约占350万套。
而目前全国范围内约有500家智能锁生产厂家,当中包括组装厂,所涉品牌近千个,销量较大的品牌约占市场的2-5%,中等占1%左右,小品牌占据零星市场。(原标题:专题 | 一篇文章理清智能锁行业发展大脉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