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展览网 媒体导读】网络安全无小事。自《网络安全法》6月实施以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积极落实行动。近一些年,随着云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普及,网络安全不断走入人们的视线,成为信息领域大难点和热点之一。
随着网络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热潮涌现,网络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更胜以往。不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为防御黑客的网络攻击提供了重要帮助,而随着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和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也将有效控制网络危机的蔓延。
万物互联时代,不仅互联网发展持续深入,日益普及的物联网也为网络攻击者提供了更多机会。回顾过去三个月发生的网络病毒攻击事件,网络安全正受到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5月,WannaCry病毒席卷,至少150个国家受到攻击;6月,Petya病毒爆发,感染60多个国家;7月,CopyCat病毒攻击了超过1400万部安卓手机。
互联网的泛化发展趋势与各前沿科技的加速应用,无形中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温床,为黑客攻击制造了更大目标,从而也容易滋生更多漏洞。网络安全形势正显得愈发严峻。
据公安部网站2017年7月消息,自3月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整治黑客攻击破坏和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专项行动,全国共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和黑客攻击破坏案件1800余起,抓获**4800余名,查获各类公民个人信息500余亿条。
为了打击网络安全*,遏制黑客攻击、破坏事件,加强网络管理、健全监管体制是必要步骤,而近年来加速兴起的人工智能技术也为维护网络安全提供了新的选择。当面对复杂多变的物理环境与网络安全空间,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更为多维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在网络安全应用中的分析效率是显而易见的。在不久的将来,物联网连接设备数量持续增加,大量的信息安全隐患单纯依赖人工分析必然捉襟见肘,而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在几分钟之内便可分析几百万条数据。
滴滴Labs安全研究负责人蔺毅翀曾表示:“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中,数据和应用场景非常重要,如果能把应用场景抽象出一个模型出来,利用数据,再结合正确算法,那么信息安全应用大有可为。”
在未来,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学习以及强大的数据库分析能力,人们有可能提前预知危险,真正做到将威胁扼杀在摇篮中,进而大大提高网络安全防御的敏捷性。
尽管人工智能之于网络安全而言是把“双刃剑”,因为其也有可能被黑客所利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为解决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安全数据繁杂、缺乏实时可行的情报、专业防护技术能力良莠不齐的困境,带来了多元化的选择。
当然,网络安全关键的层面与薄弱的环节都在于人。漏洞是人为造成的,管理问题的疏忽也是人为导致的,因此后解决问题终需要依靠的不是所谓的软硬件和规定,而是专业的、高智商的网络安全专家,和网络安全知识的社会化普及,唯有如此才能强化网络安全的源头力量,大化控制网络危机的蔓延。
原标题 人工智能成网络安全新护卫 控制危机关键还在于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