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AI+时代 行业边界融合将改变安防行业竞争格局
2017年08月29日 13:52:51来源: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点击量:40729
导读现阶段,无论是政府还是行业都已对人工智能技术亮起绿灯,AI 行业的这种新模式帮助社会各领域解决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众多瓶颈。而在不同行业不同场景攻坚克难,让社会运行更便捷、更安全也是人工智能存在的使命之一。人工智能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现阶段,无论是政府还是行业都已对人工智能技术亮起绿灯,AI+行业的这种新模式帮助社会各领域解决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众多瓶颈。而在不同行业不同场景攻坚克难,让社会运行更便捷、更安全也是人工智能存在的使命之一。人工智能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挑战:
 
  1.招标模式对于人脸识别软件企业不利
 
  由于目前人脸识别系统和平台的采购方多为公共政府部门,如公安局、法院等,因此项目通过招投标方式开展,项目预算需要通过监理单位审核。硬件信息相对公开,而由于软件很难单独评估价格,终多采取软件捆绑硬件的方式招标。很多项目招标需求为“人脸识别系统”,但公布的中标标的却为网络摄像机、摄像头等硬件产品。此外,一些人脸识别系统项目招标要求供应商具备系统集成或施工资质,无形中又提高了软件和产品企业的投标门槛。
 
  2.大数据合法性问题不容回避
 
  随着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系统安全性和数据合法性问题随之而来。作为人工智能2.0的要素之一,安防训练数据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机构在研究报告中认为“安防行业拥有天然的监控数据源”,但问题在于安防企业本身并不拥有数据源,它们拥有的是数据载体的提供能力,但并不拥有载体的所有权,更不拥有通过载体产生的数据本身。因此,安防企业宣称其拥有的数据库均需要获得当地公安机关的合法性确认。可以预测,政府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将更加严格,甚至会有条件地开放政府数据资源,以提升市场准入门槛。安防企业和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应当尽快完善起自身在数据使用方面的合法合规体系。
 
  竞争趋势与策略
 
  预测:安防行业边界融合将改变安防行业竞争格局
 
  对于很多传统企业而言,比行业内原有的竞争对手可怕的是:一旦BAT进来,未来将会怎样?外来者常常是行业的颠覆者,尤其是技术变革之时。这个规律在电子信息行业的很多领域被验证,在安防行业也不会例外。可以预见,人工智能2.0技术将不仅推动行业边界的融合,还将对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转变产生催化作用,提升整个安防行业的竞争门槛,甚大地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
 
  在智能安防2.0时代,具竞争力的企业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包括海康威视和大华在内的行业,拥有产品+集成的优势,已构建起很强的规模效应壁垒,在城市化进程和海外市场的推动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而且也开始不同程度地理性地布局人工智能;第二类是传统的安防行业的挑战者和追随者,有一些主要以系统集成商的角色出现,具备资金或背景优势,包括易华录、银江股份等,产品化能力较弱,但渠道能力很强;第二梯队中还有一些企业加快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加快在安防领域发力,如苏州科达、东方网力等,这些企业都是梯队企业不容忽视的对手,一旦抓住人工智能的应用机遇,很可能加速赶超;第三类是通过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2.0技术进入安防的创业型企业,包括商汤科技、依图科技、旷视科技、格林深瞳等。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通过资本的加速作用,这些的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已经实现了从创立到成功案例突破到行业渗透的过程,在资本的推动下,其发展速度之快,倒逼加大研发投入,或采取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方式跟上技术的发展。进入人工智能推动的安防行业竞争变革时代,各类企业显然应该依托自身特点和优势,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建议:
 
  1.行业:进一步构建技术整合与运营的规模竞争壁垒
 
  当前的行业者,在产品、渠道、运营方面均已建立起了极强的竞争护城河,牢牢占据市场份额,*率下每年投入十几亿的研发资金以确保竞争地位。但是目前智能相关的应用仍然只是行业的“配菜”。与现在动辄数亿的智慧城市和平安城市项目相比(尤其是当前多以PPP方式建设),市级公安布局智能人脸识别设备和软件的支出通常为200-500万之间,金额差异很大。因此大安防企业的方向是在布局人工智能2.0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安防的智能化应用,把控重点公共区域安防智能化升级的趋势,开拓运维服务空间。在人脸识别等领域,在构建自身的算法体系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与创业企业合作成立系统集成或运营服务公司的方式,互通有无,共同开拓市场。
 
  2.挑战者和跟随者:增强区域和行业两个维度的规模效应
 
  与行业相比,追随者在产品规模效应、市场占有率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在人工智能化浪潮下,跟随者唯有采取聚焦或弯道超车策略,转换竞争赛道,增进单点竞争力,一方面针对很难全面兼顾的特点,构建区域性的深度集成和运维服务能力,或选择成为的区域合作伙伴;另一方面是增强垂直行业的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尤其是选择当前“AI+安防”产业化落地相关的人脸识别和智能交通等领域,深耕区域性的各级公安部门,抢占区域市场竞争份额。
 
  3.创业企业:加强与渠道合作,加快应用落地
 
  安防行业的特殊性在于软件、硬件与集成合而一体,强调解决方案服务,且项目多以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集成商深入客户一线,信息获取及时,占据较强的渠道优势。从公安条线的动态人脸识别系统的招投标情况看,由于多需要相应资质,除创业企业投标外,目前仍以集成商和代理商中标为主。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多偏“软”偏“轻”,侧重于技术研发,在渠道布局方面相对较弱;由于含有人工智能技术的软件功能模块通常议价能力不足,因此一些地市级项目仅依托自身开拓不具备规模效应。建议创业企业走向前端,加快产品化进程,扩大与集成商、代理商合作的地域范围(依图科技、旷视已经开始在实施),加快积累行业应用经验,提升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落地能力。
 
  人工智能的热潮,不仅带来颠覆性的技术升级,更将推动安防行业的变革。过去未去,未来已来。
 
  原标题 “AI+安防”:机遇与挑战,变革与未来(2)
关键词 AI人脸识别智慧城市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AI+时代 行业边界融合将改变安防行业竞争格局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