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智能家居

新发产品更多
智能家居1800亿“大生意” 还需用时间和技术打磨
2017年08月25日 13:26:16来源:中华建设网点击量:34504
导读智能家居的概念由来已久,也曾引发市场热潮。但是由于技术不完善等原因,相关概念逐渐回归理性。随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家居的适用场景不断扩展,其蕴藏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安防展览网 智能家居】据新新闻报道,苹果公司计划推出一款新的软件平台来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并有望在下周的大会(WWDC)上推出。与此同时,谷歌也收购了苹果前高管托尼-法德尔(TonyFadell)创办的智能恒温器制造商Nest。据报道,Nest还准备进军家居安全市场,并且考虑收购云计算摄像头制造商Dropcam。
 
  近日,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人工智能的魅力与威力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而人工智能与普罗大众接近,同时也是有可能实用化的莫过于智能家居。
 
  实际上,智能家居的概念由来已久,也曾引发市场热潮。但是由于技术不完善等原因,相关概念逐渐回归理性。随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家居的适用场景不断扩展,其蕴藏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虽然前景看好,但是从科技“玩具”到真正实用,切中用户的痛点,尚存在不少挑战,需要相关企业用时间和技术不断打磨。
 
  1800亿的“大生意”
 
  当你打开冰箱取出食材,同时对着冰箱问一句“鱼香肉丝怎么做”时,冰箱显示屏上就会播放一段烹饪教学视频。睡觉前,你在手机上设定好洗澡时间和水温,浴室里的灯光就会自动亮起,浴缸也开始放水、调温……过去,这些场景只能发生在科幻电影中。如今,随着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这些“桥段”开始走出银幕,“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突飞猛进,智能家居在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那么,智能家居市场到底有多大?瑞信研究院报告显示,我国中产阶级数量达1.09亿,平均收入30万以上,这些中产阶级是智能家居市场的主力消费人群,庞大的人群基数决定了智能家居市场无穷的的潜力。
 
  据易观智库数据预测,到明年,也就是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亿人民币。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我国智能家居的发展形势良好,智能家居普及率将越来越高。
 
  对于智能家居的收入来源,多数人的印象都是产品销售所带来的利润,这部分市场确实很大,但更大的市场在销售之后,产品成为入口,为用户带来一系列服务,企业从中获得收入,产品销售是一次性的,但这种盈利方式是性的,这种一次性盈利到性盈利的升级一旦普及,智能家居市场将不可估量。
 
  科技巨头“跑马圈地”
 
  与市场风向相呼应的是,今年以来,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布局智能家居,一场“跑马圈地”的市场争夺战悄然打响。
 
  今年7月,阿里的人工智能音箱产品天猫精灵X1发布,紧接着,小米*AI音箱--小爱同学也正式发布,京东也与飞利浦合作推出智能硬件产品“叮咚音箱”。一时之间,智能音箱成为国内巨头们争抢的新流量入口。
 
  而在国外,智能音箱也被寄予厚望。据亚马逊称,Echo Dot智能音箱是今年Prime会员日的产品。苹果也在6月推出了智能语音音箱HomePod,能识别用户声音并播放音乐。此外,微软、谷歌也都发过类似的智能音箱。智能音箱的背后,是国内外科技巨头试图以智能音箱为入口,抢滩智能家居行业巨大的市场前景。
 
  其实从智能家居概念提出来后,智能家居的入口之争就开始了,很多的智能硬件都被人期待过。2014年,智能路由器曾被视作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小米、百度、360、迅雷等互联网企业,都将自己的触手伸到了智能路由器领域。而后,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智能手机、智能锁、智能摄像头也加入其中。今年,智能音箱成为巨头布局的标配,多家企业纷纷压上赌注。电视、空调冰箱,路由器、音箱轮番登场的背后,是科技巨头们竞相圈地,抢占智能家居入口。
 
  用户体验亟待提升
 
  然而,在智能家居的市场争夺战刚刚打响的当下,巨头们忙着抢占入口,却忽略了随之产生的许多漏洞:
 
  智能家居“华而不实”。“装了不会用,还不如不装!”这是很多智能家居使用者的心声。这从侧面反映了智能家居饱受诟病的操作复杂性。目前,大多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不够人性化,造成极大的操作难度。原本是想是享受更便捷、更从容的生活,但复杂的操作反而让使用变成了高难度,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黑客觊觎安全隐患多。在普通房屋中,黑客想要远程收集我们的数据也无能为力。但是,当加热器、灯泡甚至马桶等越来越多家居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时,就给黑客们实施破坏提供了新的渠道。在黑帽安全大会上,两名黑客将分别展示他们如何让三星生产的新电视机(配置了摄像头)监视用户。其中一名研究员证明,即使用户认为电视机已关闭,他也能做到这点。
 
  从更严肃的角度来看,所谓智能家居设备带来的安全威胁远远超过易被入侵的计算机。一方面,它们可能导致你的家庭“门户大开”,甚至带来某种形式的身体伤害,虽然电子邮件没有“物理攻击”能力;另一方面,智能家居设备的安全性更差,它们不像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一样,有超长的密码保护和通过安全测试。因此,要想推动智能家居的普及,系统安全的保障任重道远。
 
  缺乏标准,产品鱼龙混杂。  目前,智能家居市场的标准并不统一,还缺乏统一的监管机制。故而,导致了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家居产品鱼龙混杂,消费者也很难分辨清楚。很容易被假冒伪劣产品所蒙骗,引发“劣币驱良币”的后果,让劣质产品泛滥,严重打击消费者的购买热情,阻碍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
 
  二次装修“智能化”要伤筋动骨 。在中国的智能家居领域,二次装修是一个还尚未被重视和开发的市场。在进行翻新装修的时候,消费者往往会在升级电器设备和家装软饰上有所花费,却不太愿意改动房间本身的布线。而有些智能家居产品为了实现家庭联网控制这一基本功能,必须进行房屋综合布线,这就需要房子“伤筋动骨”,不仅成本极高而且让人心疼。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处于兴起阶段,谁能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补齐技术短板,打造出相对成熟的产品,谁就能占得先机。而从长远来看,各大企业应该着眼于解决智能产品的互联互通同问题,通过打造一个共通的平台,实现对家中的智能产品的统一操控,为用户提供智能、舒适、简便的家居体验。
 
  原标题 智能家居:1800亿的大生意 机遇与挑战并存
关键词 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家电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智能家居1800亿“大生意” 还需用时间和技术打磨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