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谈车载智能硬件:谁真正踩中了用户痛点?
2017年07月06日 17:24:06来源:汽车华尔街点击量:29812
导读从HUD、OBD、行车记录仪到智能后视镜,关于车载智能硬件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不断迭代进步。从早期的单纯记录功能、发展到如今可以智能化的为你带来导航、数据监测、安全预警和娱乐甚至社交功能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每一年都会有一些年度热词,比如曾经的“互联网+”、“黑科技”、“智能汽车”、“无人驾驶”……在媒体和企业为我们共同描绘的未来生活美好场景中,汽车就是个高度智能的机器人,它能帮你开车帮你探路,能读懂你想要的一切。虽然我们都深信不疑,这样高度智能化的一天终究会到来,不过到底要多久没人能下结论,可能是五年、十年、二十年后。但其实眼下我们已经可以通过许多车载智能硬件来提前体验部分智能化的美好驾车生活了。
 
  从HUD、OBD、行车记录仪到智能后视镜,关于车载智能硬件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不断迭代进步。从早期的单纯记录功能、发展到如今可以智能化的为你带来导航、数据监测、安全预警和娱乐甚至社交功能,一个小小的硬件就能让我们的用车生活变得大不一样。
 

 
  不过如今市面上各种车载智能硬件五花八门,究竟哪些是“花架子”,哪些才是真正直击用户痛点的实用功能呢?根据相关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在所有车载智能硬件的功能中,导航的需求高,占比超过76%,其次是汽车GPS定位、实时路况,然后是油耗提醒、胎压监测、蓝牙通话、超速报警、救援等等。既然如此,选择带有在线地图导航如高德地图等的车载智能硬件,应该也是大多数车主的优先选择了。
 
  需求明确了,那么众多类型的车载智能硬件,又有哪种载体适合我们呢?其实选择的标准就是适合自己,既能够大化满足你的日常出行所需功能,对车辆的改动又在你能接受的范围内,而且价格你可以接受。
 
  车载导航是需求大的硬件,即便很多新车都号称自带导航了,但是那些厂家自己研发的导航有多难用肯定不用小编吐槽了吧,而且越贵的豪华车自带导航越鸡肋,就好像在国内用你iPhone上的谷歌地图一样痛苦。
 
  这种情况下很多车主选择了用手机导航。手机导航成本低,虽然好用但是毕竟开车不安全,车上贴个支架也十分影响美观而且增加隐患,所以越来越多的车主选择后装车机导航。这样当然也是一种解决办法,前提是你愿意负担几千元的改装成本,而且还需要硬件系统适配度达标。当然这对于土豪车主这当然不是问题。
 
  行车记录仪算是群众基础好的一款,而且普及度很高,不管是防碰瓷还是为保险考虑,我们的车上都需要这样一种物美价廉的硬件。但是单纯的记录功能显然已经落伍了,而且现在很多汽车厂家的新车都会自带这个功能,现在再单独购买一个记录仪显然跟不上时代。
 
  还有一种近来很火的硬件就是智能后视镜,早的产品只是涵盖了行车记录仪的功能,算是高阶版的记录仪,不过随着技术的普及,现在的后视镜已经能够拥有导航、定位、蓝牙,娱乐等多种功能了。相比车载导航,后视镜价格基本在千元左右就能搞定,而且安装简单,对车辆的改动很小,动手能力强的男性车主甚至可以自己安装,当然从专业角度来说直接让厂家帮忙安装调试更稳妥。
 
  市面上智能后视镜产品选择非常多,那么挑选时有什么原则呢?首先自然是选择*的产品,品质有保证,售后也跟得上,毕竟只是一两千的产品没必要为了几百块差价而影响了使用效果。再者就是要挑选一个好的地图版本,因为导航、定位、路况这些功能都依托于它。
 
  对于智能后视镜的导航功能来说,可以联网、做到实时更新是重要的,所谓"活地图",地图不能随时更新也就没了意义。除了可以联网实时更新,强大的数据库积累也很重要,这样才能智能规划适合你选择的行车路线,躲避拥堵节约时间。
 
  再者在操作方式上,好可以真正做到解放双手,不然和直接拿手机导航还有什么差别。所以一款智能后视镜应该可以支持语音声控操作,直接说出目的地就可以智能规划出行路线,才是安全的方式。
 
  在手机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行业的高德地图目前已经推出了针对后视镜产品的高德地图车镜版2.0,得到了许多后视镜厂家的支持。它将高德地图手机版好用、方便的功能在车镜版中得到了保留,而且还根据后视镜的场景进行了专属优化,并可以实现全局语音操控。高德地图车镜版还可以做到与手机高德地图互联互通,一张地图一个账号,手机版导航进行更新后通过个人热点传输给车镜不会耗费流量。如果车主本身是高德手机地图和导航的用户,这种后视镜自然更适合。
 
  一款好用的智能后视镜,自带高德地图车镜版,支持语音操作,又有蓝牙电话、行车记录仪、ADAS主动安全驾驶辅助系统等功能,让一款小小后视镜发挥了大功能,是轻松实现爱车智能化体验的优选择。轻松动手,就能爱车焕然一新,车主朋友们不妨行动起来,体验一把。
关键词 行车记录仪云镜云台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谈车载智能硬件:谁真正踩中了用户痛点?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