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媒体导读 > 正文

雾计算来势汹汹 云计算会被取代吗?

2017-05-24 15:06:01 中嘉和信 点击量:33588
  【中国安防展览网 媒体导读】随着智能设备的飞速发展,云计算的一些不足也逐渐开始凸显,其中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联网设备的飞速增长。据Garetner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连接设备将达260亿,随着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应用成为人们在网络上处理事务的主要方式,数据量和数据节点数不断增加,不仅会占用大量网络带宽,而且会加重数据中心的负担,数据传输和信息获取的情况将越来越糟。此外,云端的集中管控安全性问题也将云计算的应用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雾计算”概念应运而生。
 
  “有别于云计算,雾计算采取分散的架构、比较接近终端用户,可利用靠近服务需求的计算资源进行数据处理,从而改善由于庞大的数据量传送至云计算中心带来的带宽不足或时延过长的情况。”在近日举行的“2017中国(上海)物联网大会”上,雾计算产学研联盟大中华区委员会主任、上海雾计算实验室主任杨旸教授说。他同时强调,雾计算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我国的雾计算技术研究和产业布局必须与同行同步开展。”
 
  1、雾计算起源
 
  “雾计算”是一种分布式计算基础设施,可将计算能力和数据分析应用扩展至网络“边缘”,它使客户能够在本地分析和管理数据,从而通过联接获得即时的见解。
 
  如果要追溯“雾计算”概念起源的话,早的雾计算概念是2011年由格鲁吉亚信息安全专家提出的一种针对内部威胁和数据泄露的新的计算范型。当然,这个概念与我们现在所说的“雾计算”有了一定的差别。随后,这个新概念被思科在进行市场推广的时候使用,成为了真正的“雾计算”概念的起源。
 
  2、雾计算——去中心化的云计算
 
  雾计算是对云计算的延伸,以适应新兴的物联网。云计算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联网设备的飞速增长。随着物联网的飞速发展,IP流量将在未来四年里达到当前的三倍。
 
  万物万联时代即将到来,据Garetner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连接设备将达260亿,由于接入设备越来越多,在传输数据、获取信息时,带宽就显得捉襟见肘。
 
  随着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应用成为人们在网络上处理事务的主要方式,数据量和数据节点数不断增加,不仅会占用大量网络带宽,而且会加重数据中心的负担,数据传输和信息获取的情况将越来越糟。
 
  雾计算可以弥补云计算的空缺,解决云计算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云计算相比,雾计算主要依赖的不是位于中心位置的远程服务器,而是使用离本地设备较近的分布式计算机资源,简单来说就是在终端和数据中心之间新增一个“网络边缘层”,把一些并不需要或者不马上需要放到“云”的数据在这一层直接处理和存储,这样就可大大减少“云”的压力,同时也提升了传输速率,降低延迟性。由于计算能力较弱,雾计算更多的是提升网络传输的速度。
 
  所以,云计算是新一代的集中式计算,而雾计算是新一代的分布式计算,符合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特征。由此看来,雾计算不是云计算的相对面,它可以被视为各种混合云计算,其中,一些进程由靠近网络设备的私有雾网络处理,而也有一些由公共云处理。
 
  3、雾计算的特点
 
  (1)极低时延
 
  这对于目前正在蓬勃发展中的物联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网上游戏、视频传输、增强现实等也都需要极低的时延。
 
  (2)辽阔的地理分布
 
  这正好与集中在某个地点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如果需把信息和视频发送到高速移动的汽车时,可以沿着高速公路一路上设置无线接入点。
 
  (3)规模网络节点
 
  带有大量网络节点的大规模传感器网络,用来监控环境。智能电网本身就是一种带有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大规模分布式网络,可以作为“雾计算”很好的应用例子。
 
  (4)支持高移动性
 
  对于雾计算来说,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可以互相之间直接通信,信号不必到云端甚至基站去绕一圈,因此可以支持很高的移动性。
 
  其实雾计算还有支持实时互动、支持多样化的软硬件设备和支持云端在线分析的优点,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随着物联网行业技术标准的完善以及关键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数据大爆炸时代将越走越近。雾计算绝不是云计算的代替者,而是云计算的延伸者,二者相辅相成,找到更为先进的计算方式!
 
  “云计算”和“雾计算”是基于同一平台的不同计算模式,“雾计算”用于边缘网络设备中,雾节点之间以云服务或者Web服务进行跨网的沟通,也可以基于内网或者局域网进行信任域内的交互,随着联网设备越来越多,“雾计算”在物联网的边界计算需求中所起的作用将愈加突出。
 
  原标题:雾计算到底是云计算的延伸者还是代替者?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