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企业关注 > 正文

立体停车楼叫好不叫座 看国外有何经验?

2016-12-15 09:18:43 央广网(北京) 点击量:31929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 不论是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的城市,甚至是乡镇农村,都面临的一个停车难的问题。从我国的小汽车保有量,和停车位建设数量来看,就是远远不能满足的。而汽车增长量仍在不断上升,停车场的建设步伐却跟不上增长量。因此,我国未来几年将一直面临这一难题。
 
  尽管缺口很大,很难不满,但“填补”行动是要慢慢积累的。为了解决停车难题,近年来,一些城市可谓“上天入地”修建公共停车场,比如在立交桥下、绿地上、湖泊底下,新建了不少停车场。立体停车楼作为解决停车场用地问题的一套方案,被很多人称为化解停车难“神器”,然而梦想与现实往往是有距离的,立体停车库这的能解决停车难吗?
 
  11月16日,在汉口闹市区江汉北路的湖北民航大酒店一侧,一处52米高的立体车库正式运营,这也是武汉市高的立体停车库。20多天过去却发现,尽管普通车位一位难求,但真正愿意将车停入智能车库的寥寥无己。一边是车位紧缺,迫切需要更多停车位的居民区,一边是技术成熟,已经建好的立体车库叫好不叫座。城市立体车库如何才能更好发挥“向头顶要车位”的功效呢?
 

立体停车楼叫好不叫座 看国外有何经验?
 
  52米高的立体停车库,一眼就可以看到,车库外面贴的收费标准,白天停车6元/时,夜间停车20块钱封顶。一位车主驾驶汽车驶入一层的停车盘后,根据语音提示离开,随后停车盘快速升降,将车辆停放到合适位置,整个过程约1分钟。车库外的电子显示屏上,写着库存33,剩余67个车位。
 
  武汉宜丰智能停车公司总经理林振表示,正式运营快一个月了,平均库存量仅三分之一。而立体停车库投入了近一千万,设备维护成本也很高,这让公司倍感压力。按照这个效果,30年可能都收回成本。
 
  近几年,武汉市车辆保有量不断攀升,车位缺口持续增大,建设立体停车库无疑是武汉解决停车难问题的一个方向,然而纵观武汉市内的立体停车库,既叫好又叫座的并不多见。
 
  *,作为大都市,停车难问题都是由来已久。放眼海外,不同国家的城市,如何有效地解决建设和利用停车场问题?
 
  作为车轮上的国家,停车已经成为美国利润非常丰厚的重要工业。根据美国停车机构保守估计显示,停车场费用每年营业额在200亿到300亿美元,各种工商业停车场所分布在市中心的工商闹区,摩天停车场也是屡见不鲜。
 
  据华尔街多媒体记者林健介绍,在的纽约曼哈顿,大部分道路两侧均设有停车计时表,为购物办事提供了便利。不过,在这些地方泊车均有时间限制。停车时限因地而异,1小时、2小时不等。偏远地段时限则要长一些。到了停车时间后不能在同一车位继续投币,必须另挪车位,否则将面临处罚。此外,立体停车场的设计大大增加了停车数量。
 
  在纽约,立体式停车场随处可见,其占地少、单位面积车位多的优势极其明显。另外,由于它拥有机械式自动升降的停车设备,使用这种设备大大减少了司机停车时间,存取一辆车时间不会超出2分钟。事实上,美国很多城市已经意识到停车位的数量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它们从被动增加停车位已经逐渐发展到主动引导上,通过改善土地开发强度和公共交通规划来控制用车、停车需求,收效十分明显。
 
  在英联邦国家,很多城市政府开辟了收费停车场的网站,在网站上列出了市中心地区露天停车场和地下以及建筑内部停车场的位置,收费数量和流量等重要信息。车主可以在出门之前就在网站上预定自己需要的停车位置和时间并且输入信用号码即可,这样就不必再到处转悠。
 
  据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以悉尼为例,市政府和建筑的业主几乎把能用的地都用了,地下停车场往往可以挖下去六七层。地上停车场动辄就是七八层甚至更高。在市中心地带,只有一层的露天停车场,变的非常,也比较少见。政府为了让更多的车可以找到停车位,市区主要街道中靠边的一条车道往往都被允许限时停车。在非高峰时段,绝大部分道路边上一条车道都会变成计费停车位。
 
  为了让有限的停车场发挥更大效率,一些新型停车场技术已经引进澳大利亚,比如可以通过停车场每个车位顶部的绿灯,迅速找寻剩余车位;比如采用摄像头拍摄车牌计价方式,减少入停车场时开闸、取票的过程,直接通过拍摄车牌,自动监控计价,这些新型科技都大大提高了停车场的效率。
 
  德国作为汽车王国,不仅对汽车制造美学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对城市停车场的规划也是匠心独运。路边停车场是大部分德国人出行的,这有效缓解了室内停车场不足的压力。即便是德国的繁华大都市,绝大部分的马路两边也都可以停车。
 
  据旅居德国的张舜衡介绍,为充分、有效利用空间,市政管理部门按交通流量情况,分时间和地段,规划有限时和不限时、收费和免费等形式不一的停车地段。一般而言,市中心商业区或交通要道两侧停车都要收费,非商业区和流量不大的小巷停车则可以免费。但绝大部分收费停车区在每晚7时到次日早8时和周末,都可以免费停车。在这些时间段内,由于车流量相对较少,白天不允许停车的地方也可以免费停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路两旁居民下班后停车难的问题。
 
  在市中心、火车站和机场等人口稠密地区,路边停车非常不方便,于是地下停车场、楼顶停车场以及单独建筑的停车楼是主要的解决方案。这些室内停车的位置规划也非常合理,甚至直接连通高速公路。在规模上,许多停车楼竟然比写字楼还高。
 
  近几年,虽然一些德国的超级自动停车场利用高科技吸引了*目光,但因为造价成本太高,数量仍然非常。目前,要求司机自己停到车位的传统停车楼占比例。 (原标题:武汉52米立体停车楼遇冷 国外大都市化解停车难有妙招)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