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展览网 视点跟踪】 在8月24日开幕的第十六届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峰会上,企业“大佬”共聚一堂,以论坛的形式,就创新型人才与中国教育、创新与共享——青年如何未来、从移动到AI——人工智能引爆点三个话题展开了激烈谈论。
大佬共聚第十六届亚布力夏峰会论人工智能发展
作为时下热门的话题,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而同样是当下为新潮的高科技玩具,具发展前景的专业工具——无人机,也早已不再是神秘的科技神器,随着无人机行业的发展与普及,无人机已日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和视野中,这两者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赵国成在开讲的前沿科技论坛上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演讲。
赵国成认为,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未来人类同机器人一起工作、一起参与体育竞赛等活动是完全可能的,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的劳动主流。对于未来航空产业的发展趋势,他表示一定是以无人机为主,有人机为辅。当下,人工智能的数据量正在积累,无人机智能化研发也在不断深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无人系统领域的融合应用,为无人机添加新的大脑——人工智能系统(AI),是大势所趋,两者的结合将极有力地促进无人机在众多行业中的发展进程,并显著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以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机器视觉技术为例,目前已有大量的无人机企业在对其进行探索,易瓦特也不例外。据了解,易瓦特目前已经研发运用了的双目视觉避障技术,让无人机长出了和人类一样的“双眼”,并且具有深度感知能力。这项技术,利用相机,模拟数字
转换器(ADC)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功能,通过双目视觉差计算环境深度,以此计算障碍物和飞机的相对位置、距离。其优势体现在,在远距离,以双目视觉视角能保证三维信息,再结合人工智能的算法,无人机便可以做到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自主检测周围环境、自主避障并选择出佳路线。这样一来,无人机能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学会维持稳定,找到方向,自动选择佳路径到目的地,结合城市环境的数据分析来判断无人机飞行的安全情况,从而预估无人飞行的风险,将无人机出行风险降到低。
对于作业环境恶劣、飞行强度大、危险系数极高的工业级无人机来说,融入更多AI技术,使其变得更加聪明智能,意味着无人机真正实现了对人类能力的延展,达到自行完成工作任务的目的,应用在实际操作中,则表现为在巡查巡检类工作中会自动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估,发现是否有隐藏的裂缝,外部损伤,漏水,零部件松脱或涂层不均匀等情况发生;在警务救援行动中,能自动分析无人机航拍图片,迅速辨认并寻找出失踪人员等。
“无人机 人工智能”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今年五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了《“互联网 ”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文件明确提到,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无人系统领域的融合应用,发展无人飞行器、无人船等多种形态的无人设备。加快消费级和行业级无人系统的商用化进程,完善无人飞行器等无人系统的适航管理、安全管理和运营机制。支持微型和轻小型智能无人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突破高性能无人系统的结构设计、智能材料、自动巡航、远程遥控、图像回传等技术。以需求为导向推进智能无人系统的应用示范,提升无人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在物流、农业、测绘、电力巡线、安全巡逻、应急救援等重要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这是国家出台的关于无人机行业的重要支持政策,意味着该行业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行业高增长格局已经确立。
总而言之,无人机无疑是人工智能风口下创业和投资圈的明星领域。当然,让无人机 人工智能真正运用于生活和产业的场景还有长的路要走,而深度学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可能使其更快与现实接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