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企业关注 > 正文

警用无人机发展快速 “裸奔”状态何时结束

2016-08-08 18:30:37 科比特航空 点击量:26311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现阶段我国公安部门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警力配备不足、警用装备技术含量低、多警种协同作战能力弱等。无人机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部分的缺陷,越来越多的无人机进入警用部门,成为警用*产品。


警用无人机发展快速 “裸奔”状态合适结束
  
  据公安部警用航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介绍,目前,全国有28支警用航空队,装备各机型警用无人机在50架左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近两年来,警用无人机在警用中发展很迅速,目前全国已经有500多架警用无人机,警用航空目前的应用十分广泛,已经可以覆盖各警务部门日常巡逻、喊话等任务。
  
  作为警用无人机,警用是硬需求,公安警用有7个大警种,交警、巡警、特警、*、禁毒、刑侦等等。公安每天干的什么活呢?细分行业警务需求,大型活动安保、恶性暴恐事件、禁毒铲毒、恶性巡线、夜间热感搜索、航察等23项,如果说能满足这7大警种23项警务工作,不仅需要无人机实现多功能、模块化还要实现多个系统的支持。科比特航空从警用实际需求出发,可挂载高清摄像机、红外热像仪、夜视仪、三合一投弹装置等负载,帮助警务人员在多项警务工作中实现率信息采集、实时远程指挥、现场控制等作业。
  
  针对不同的警种,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搭载不同的任务设备。任务设备很丰富,大概有二三十种。警用无人机使用到底有什么优点呢,能如此广泛的应用到警用系统中?首先,无人机机动性能更强;第二,它可以克服地形、时间、气候环境一些因素;第三,它可以克服气体的泄露对人体有害的环境,无人机可以很机动和迅速的进入。警用航空器是对公安警务活动传统局限、不足局限的一个弥补,对于提高警务效率、恶劣条件下警员的伤亡非常有效,所以从世界上还是中国来说,无论是有人的警用航空器还是无人的警用无人机都是这几年发展非常快的。
  
  要使无人机能在警用航空中广泛应用,无人机厂家应该把安全放在位。首先考虑安全,经过反复测试,产品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使用客户和社会的认可,现为通过公安部警用无人机认证的仅有的两家无人机企业之一。
  
  警用无人机属于专业级无人机,相比完成航拍等用途的消费级无人机,专业级无人机应用于工程领域,在续航时间、载重量、安全可靠性等方面要求更高。专业级无人机还具有定制化的特点,无人机只是一个平台,搭载不同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如警用无人机常常搭载空中喊话、投放催泪瓦斯、安防监控等装置。
  
  近年来,随着警用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警用成为无人机应用的重要领域。警用航空建设是我国公安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几年,警用直升机、警用无人机数量都有了明显提升。
  
  警用无人机属于专业级无人机,相比完成航拍等用途的消费级无人机,专业级无人机应用于工程领域,在续航时间、载重量、安全可靠性等方面要求更高。专业级无人机还具有定制化的特点,无人机只是一个平台,搭载不同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如警用无人机常常搭载空中喊话、投放催泪瓦斯、安防监控等装置。
  
  无人机在警用安防领域的地位逐年提升,在交通管理、消防救援、违建查处等领域的优势尤为明显。无人机协助交通管理,极大的提高了事故反应效率,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无人机可以捕捉直观画面,助交管掌握涉事车辆的后位置,快速还原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场景,为事故责任认定提供数据支持。还可以在高速公路发生拥堵或重大事故时快速采集完整现场信息,明确堵点,促进疏导工作的展开。即使在城市地区主要路口和重要路段,无人机也可以进行高空视频采集,并长期保存,以便交警部门根据长期流量情况作出调整,比如重新设定路口信号灯配时,提高通行效率。
  
  随着警用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作用越来越明显,警用航空建设成为我国公安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几年,警用直升机、警用无人机数量都有了明显提升。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1月,已有25个省、自治区份、直辖市公安机关,147个实战单位,配备了近300架(套)警用无人机,涉及50种型号。相比于2014年的26个实战单位、60余架(套)警用无人机、20种型号,有了大幅度提升。
  
  目前,由于技术和法律的限制,国家层面上的大批量采购暂时还无法实现,主要是各地方政府单位试用或者小批量采购。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法规的完善,警用无人机必将成为警务工作的一大助力。同时,警用无人机由于“特殊身份”不同于普通的娱乐级无人机,涉及保密内容,无线传输需要加密并使用专用频率,作为一个“专业人员”,警用无人机仍处于“裸奔”状态,亟须行业标准规范。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