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未来健身模式:可穿戴+大数据+智能推荐
2016年07月11日 09:38:27来源:亿欧网点击量:14239
导读可穿戴设备从概念到在运动领域的真正落地让运动成为一种时尚、让运动数据变得可视化。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国内健身热主要是在健身O2O创新的推动下才进入大众视野,而健身O2O创新的鼻祖是由Payal Kadakia于2013年创立的Class Pass,其主打特色在于用户只需每月支付99美元,便可使用与其合作健身房的场所或者参加健身房门类众多的健身课程。
  
  这种“整进散出”的平台模式迅速得到用户和资本的青睐,随后国内的创业者于2014年底开始布局健身领域。早期创业项目有对标Class Pass、起连接作用的O2O平台有小熊快跑、燃、全城热炼、沸腾时刻、开练等;以健身视频教学+社交作为切入点的有火辣健身、Fit Time、Keep等;以约教练作为切入点的有青橙、约教练、叫练等。随后的一年里各种创新模式开始试水,从跑步、瑜伽、骑行、滑雪、足球等垂直细分领域角度作为切入点;从社交、电商、智能硬件、运动医疗等方面重塑商业模式作为切入点。
  
  两种商业模式的对比
  
  早期健身领域的初创公司主要有两种商业模式,一种是以场馆为中心的重模式,其次是以内容为中心的轻模式。重模式的代表是像小熊快跑、燃这类平台,主要和线下健身房进行合作、引流,而轻模式的代表是火辣健身、Keep这类平台,依靠自身的视频教学课程形成线上用户资源。前者直接和健身房对接,变现能力很强,但是覆盖人群比较窄,运营成本比较高,目标用户是重度健身爱好者。此外还要考虑如何和线下健身房合作问题(大问题)。后者覆盖人群比较广,依靠平台内容可以聚集到轻度爱好者,可以很好的形成健身社群。互联网的本质是流量,用户才是核心,所以轻平台的商业模式必将发展迅猛。不论从早期市场推广、商家获取、用户获取、用户运营,还是后期基于用户量来探索盈利模式来说,轻平台都占明显优势。比如用户培养后再次切入线下健身场馆或者是像Nike+Running的电商模式,都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这里重点探讨基于内容的健身平台后期的发展模式。
  
  健身+电商的模式
  
  这里我们只讨论新的idea如何落地,比如健身平台如何电商化创新,对于宏观的市场规模、需求逻辑推导等方面,对健身行业的创业者来说耳熟能详,所以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个人认为“健身+电商”模式的鼻祖应该是Nike+Running,由Nike于2010年针对跑步推出的一款手机应用,其融合了运动、社交、电商元素。Nike做这款应用目标性很强,一是用户健康数据的收集、二是Nike产品的推广、三是通过社交黏度来沉淀用户。这是一个很落地很直接的健身+电商模式,为国内创业者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要注意的是Nike+Running的电商平台只提供自己的品牌,由于品类的有限从而使Nike+Running显得很灵巧,产品重点还是突出跑步功能,电商只是一个小小的切入点、一个附加功能,很安静,所以不会影响用户的总体体验。假若现有平台真的要切入电商,可能要提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做全品类还是单一品类?
  
  假若选择全品类如何才能保证产品运动定位?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杂货集市?
  
  是否需要开发单独的电商产品?
  
  产品如何设计便于导流?
  
  假若选择单品类如何确定产品类型?
  
  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
  
  是否打算设计自己的品牌?
  
  ......
  
  健身+可穿戴设备+大数据+智能推荐
  
  可穿戴设备从概念到在运动领域的真正落地让运动成为一种时尚、让运动数据变得可视化。可穿戴设备在运动领域的的发展增加了健身行业的创新想象空间。通过可穿戴设备对用户运动数据的检测,可以形成个人健康数据库。基于这些采集数据,一方面可以分析用户健康状态,针对目前健康状态来智能推荐合理的运动训练方案、健康指导或饮食方案等服务。
  
  这里要考虑如何打通现有的信息孤岛。智能硬件还处于初期,存在对用户运动数据的收集比较单一、不够等问题。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将会增加,用户运动数据必将全面被捕捉到。从社会垂直分工来看,硬件设计开发工作将由独立的公司承担,他们直接掌握着用户运动健康数据。作为拥有内容的平台来说,就要考虑如何和他们合作,如何把这些数据清洗、建模,再把相应的训练方案、健康指导、饮食方案等内容智能推荐给用户。这里面涉及到两方面,一是大数据的应用、二是医疗信息资源。作为健身行业的创业者来说,要把视野投放到这两个领域。
  
  智能健身场馆+VR技术
  
  对于“视频教学+社交”这样平台模式,视频教学课程就是内容,该平台特点是内容产品标准化、受众面积广、边际成本低,用户可以跟着视频教学完成简单的训练,没有场所的限制。这和传统高昂的一对一私人教练有很大区别。前者特点是标准化、受众人群量大,后者特点是个性化、比较专业,注重服务。
  
  对于健身行业的创业者,产品的一个变现途径是,把现有的活跃用户引流到线下健身场馆,让其产生更多的附加需求。下面将探讨如何在拥有一定体量用户和内容的基础上,打造一个智能健身场馆,来增加用户体验,减少健身场馆的员工经营成本。
  
  随着智能硬件技术的发展,现有的健身器材将会融入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多个传感器可以实时收集用户的健身数据并传输到个人账户,或者通过立体扫描监测用户动作规范性并及时提醒纠正。此外视频教学课程将结合VR技术在健身领域的应用,用户可以跟着视频内容进行沉浸式的健身训练,如同有个真实的教练在做示范,这将对私人教练服务形成一定冲击。终智能系统还将应用到健身场馆的门禁、器材、衣柜等每一个环节,和线上的平台导通后形成一个数据闭环。
  
  总结
  
  大数据和VR的发展给健身领域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关键词 可穿戴大数据智能硬件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未来健身模式:可穿戴+大数据+智能推荐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