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企业关注 > 正文

传感器 助力轨道交通驶向智能时代

2016-06-08 09:37:22 传感器专家网 点击量:19216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概念兴起,作为物联网的末梢神经,传感器越来越受到行业关注。对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的轨道交通行业,自然也不例外。而传感器,则是以高铁为代表的先进轨道交通,驶向智能时代的道大门。
      

传感器 助力轨道交通驶向智能时代
    
  我国智能轨道交通对传感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2016年4月28日,浙江宁波,在由中国工程院与中国中车联合主办的工程前沿技术论坛上,多位国家工程院院士和国内中青年专家,一起围绕“智能传感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传感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六大应用
  
  与会专家这样定义传感器:它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高铁列车设备舱的部分传感器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描绘了传感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6个大的应用场景:一是收集列车的运行状态信息;二是集成化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三是列车综合性能全面检测;四是用于钢轨探伤;五是轨道状态远程监测;六是室内外环境综合传感。
  
  轨道交通用传感器
  
  例如,仅以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铁列车代表作和谐号380AL为例,一辆列车里的传感器数量多达1000多个,平均每40个零部件里就有一个是传感器。它们承担着状态监视、故障报警、车载设备控制等功能。这还只是车载传感器系统。
  
  轨道交通用加速计仍未国产化我国列车智能化研发已上路
  
  尽管目前我国传感器产业已由仿制、引进逐步走向自主设计、创新发展阶段。然而,据透露,单就轨道交通传感器市场而言,目前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加速度传感器还未实现国产化。事实上,不独轨道交通行业,国内整个传感器产业仍普遍处于中低端水平,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替代才刚刚开始。
  
  事实上,中国智能列车的工程化研发已经上路。以下是近年来两个典型研发案例:
  
  2013年6月,中国中车研制出我国首列智能化高速列车样车。由于其实现了新兴的物联网技术、传感网技术在大型交通运输装备上的工程化应用和物联网、传感网、列车控制网络、车载传输网络的多网融合,已初步具备自检测、自诊断、自决策能力。
  
  今年3月份,北京某地的动车调试现场,调试列车可以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
  
  2015年,中国中车推出自主化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列车。该列车可通过感知系统实现自主识别障碍物、道路、交通信号,这套感知系统是机器取代驾驶员的关键。
  
  安全仍是未来智能轨道交通的首要需求
  
  与会专家认为,未来,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在轨道交通领域实现深度融合,但轨道交通信息化的核心价值没有改变,仍然是:安全、可靠、、便捷和经济。虽然与汽车和无人机相比,行驶在固定轨道上的列车发生意外碰撞的概率要小得多,但此类碰撞一旦发生,带来的损失却不可估量。
  
  安全仍是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的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清泉表示,对轨道交通而言,安全仍是摆在位的需求。他说,以前我们对列车的控制主要是靠信号灯,比较原始,随着新一代列车控制系统的研发和部署,情况已大大改观。相信随着智能传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列车在变得更聪明的同时,也会变得更安全。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