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时事聚焦

新发产品更多
又到每年防汛期 安防助力防控次生自然灾害
2016年05月09日 10:32:43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点击量:45042
导读目前已经问世的地质灾害监测仪器有很多,利用这些设备,不仅能更好地协助基层监测人员做好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同时也将有助于提高当地群众的识灾、避灾和自救能力。
  【中国安防展览网 时事聚焦】5月7日凌晨2时起,浙江省临安市西部地区出现局部强降雨,部分村道受局部山体滑坡影响交通通行,幸无人员伤亡。视线转到华南地区附件省,5月8日5时许,由于连日强降雨天气导致福建三明市泰宁县开善乡发生山体滑坡,造成池潭水电厂1座办公楼被冲垮、1座项目工地住宿公棚被埋压。截至20时30分,失联人数增加至41人。
  

 又到每年防汛期 安防助力防控次生自然灾害
  
  每年4月至9月,是我国的汛期,这几个月内,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等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汛期中,大气对流活动活跃,强降水集中,台风频频来袭,往往会产生暴雨、洪涝等灾害,同时还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而今年,由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加重我国气候呈现复杂性特点,今年汛期次生灾害的防范需要更加关注。
  
  气象部门:提高次生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不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因为事前难以判识出潜在灾点。若是未能判识潜在灾害,就很难采取监测、预警、预防、治理等减灾措施。对潜在灾害危险性的判识是减灾的关键环节,是目前气象学科的前沿科学问题。
  
  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强烈的地区多是暴雨频发、降水丰沛的山区。因此,降水诱发型山体滑坡一直是滑坡防范的关注重点之一。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专业气象服务室副主任吴昊表示,精细化的降水预报是降水诱发型山体滑坡预报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地质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可判断一个区域受降水影响发生滑坡等灾害的可能性大小。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表示:“近年来,我国气象部门抓住项目建设机遇,使气象监测能力更加适应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需求,加强突发性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推进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的转变,推进气象服务的组织体系向基层延伸,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安防行业:加强监测减少次生灾害带来的损失
  
  据水利专家介绍,由于水利水文测报与自动化系统应用范围广,如防洪调度、泥石流和滑坡预报等,所分布的各个地区都需要建立控制以及分控中心;在某些环境下,如水库的溢洪道、铁路系统的泥石流预报等地大部分时间属于无人值守状态,因此水利、铁路部门布署了专用的监测系统,通常用到的主要有雨量监测、传感器位移监测、报警设备,可清楚地监测雨量、雨强、流速、水面高度等,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是作为其补充和辅助设备,起到眼见为实的作用。
  
  安防系统在上述地区使用摄像机应配备红外光源,以便于夜间监测,由于气象造成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和损害性大,我国铁路交通也较早采用了监测手段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缓解了泥石流、滑坡等灾害。而本次发生在甘肃省舟曲县的强降雨引发滑坡泥石流,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当地并未采用监测技术和设施,此次地质灾害的发生,应该会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而安防系统和设施也将在新的监测防范领域有所应用。
  
  目前已经问世的地质灾害监测仪器有很多,利用这些设备,不仅能更好地协助基层监测人员做好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同时也将有助于提高当地群众的识灾、避灾和自救能力。已经经受过市场检验的检测仪器分别有:表面位移(裂缝)监测仪、深部位移(测斜)监测仪、泥石流次声监测仪、雨量自动监测仪、孔隙水压力监测仪、地下水位监测仪、土体含水率监测仪、岩土层含水量和渗透力监测仪等。
  
  后记:次生灾害的防控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需要各部门全社区共同努力。根据《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时期,国土资源、气象、水利等多部门将建立联合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和短时临近预警应急联动机制。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基本消除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威胁。由此,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有望减少。
关键词 摄像头传感器存储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又到每年防汛期 安防助力防控次生自然灾害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