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展览网 媒体导读】 猴年春节刚过完,中国银联和苹果公司同时宣布,基于苹果手机的移动支付功能,Apple Pay在国内正式上线。由此中国成为亚洲,第五个开通该项服务的国家。
目前用户可以通过iPhone,iPad,iWatch等设备进行快捷支付。该服务的结算合作方是中国银联,现在已经覆盖了包括四大行在内的19家银行。
与支付宝和微信利用可观的用户量开展,与商家合作的发展路径不同,Apple Pay更类似于银行卡业务的延伸,相当于一张银行卡的副卡。与微信、支付宝相比,Apple Pay的安全性和速度更胜*。第三方支付需要连接网络,安全方面不确定的因素较多。而Apple Pay使用的是NFC,和我们熟悉的交通卡使用的安全技术是一样的,是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硬件加密,不仅商家无法获取用户的信息,就连苹果公司也无法获取。在支付速度上,Apple Pay指纹认证,瞬间完成结算,第三方支付平台。
然而Apple Pay也有小麻烦,目前起步阶段,商家的普及范围还远不及支付宝和微信钱包,因为Apple Pay无法在不具有闪付功能的银联POSS机上使用,设备调试还需要一个过程。
那么,Apple Pay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争,意味着什么呢?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陆建平老师表示,对广大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好事。而且这样的竞争,并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有可能各有侧重,各有差异,所以对企业而言,只要为用户创造了价值,就赢得了自己在商业战场上发展下去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Apple Pay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各自的战略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陆建平老师分析,Apple Pay此次合作主要是通过闪付实现和银联的合作,而第三方支付本身有很多场景,例如,支付宝依赖于阿里整个商业场景来延伸,所以相对而言,第三方支付的场景应用更多。相比而言,ApplePay更多是一种支付工具,只是各有侧重。
这种竞争对整个金融大市场会产生什么影响? 陆建平老师表示,带来互相竞争的同时,也会导致各自寻找差异化,因此,用户需求会得到更全面更细致的满足。目前面对第三方移动支付产生的经济纠纷,如何追讨,如何维权,如何监管,各方都没有做好准备。用户一旦产生误操作,或者上当受骗,往往只能自认倒霉。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相关的法规更为健全,一旦发生问题,按部就班,依规处理。如果金融机构有问题,将会处以重罚,这也是一些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对移动支付持谨慎态度的原因之一。而我国,移动支付日益普及的同时,相关的安全机制,追讨与惩戒机制的配套,都还未跟上。能否破解这道现实难题,决定着移动支付未来,能否走得更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