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诱人 车联网将成BAT下一个战场
2015年03月28日 13:13:03来源:电子商情点击量:1958
导读自从“互联网+”被纳入总理两会政府报告以来,“互联网+”便迅速成为大家聚焦的热点,各大领域中的企业纷纷涌入“互联网+”的热潮,与互联网的组合更是层出不穷。近日,富士康科技、腾讯、和谐汽车宣布共同签订了一份“关于‘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在“互联网+智能电动车”领域展开创新合作。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自从“互联网+”被纳入总理两会政府报告以来,“互联网+”便迅速成为大家聚焦的热点,各大领域中的企业纷纷涌入“互联网+”的热潮,与互联网的组合更是层出不穷。近日,富士康科技、腾讯、和谐汽车宣布共同签订了一份“关于‘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在“互联网+智能电动车”领域展开创新合作。
尽管技术尚未成熟,消费仍未普及,但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等概念被无数次提及,车联网已经迈入了风起云涌的阶段。
现阶段,导航、定位等功能已经在大部分车上实现非常成熟的运用,但更为复杂的智能化操作,以及车联网功能系统化的实现,远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
研究数据显示,2015年将有60%的汽车配备车联网技术,到2018年车联网所占市场规模将达400亿美元。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BAT自然不会缺席瓜分蛋糕的游戏。
一年以来,百度、阿里、腾讯三大巨头在互联网上的路径和竞技逐现明朗,各家的车联网战略、产品、系统、软硬件纷纷粉墨登场。种种迹象似乎预示着,车联网将要成为BAT巨头的下一个战场。而有巨头的地方,注定硝烟四起。
资深行业分析师王斌谈到,就现阶段而言,BAT仍旧是在做一些非常简单的,缺乏技术含量的联网服务,偏于市场和表层,并没有改变汽车行业用户的痛点和真正的需求,只是在为抢占互联网移动入口所做的简单布局。想要发展车联网,必须从车联网技术和用户需求角度入手,而不是简单的联网,或将自己的业务简单地植入。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科学家杨景曾经透露,目前国内具备车联网功能的新车,联网功能激活率不到30%。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已有超过22家汽车企业开发并搭载了车载系统,但大部分都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目前,国内没有一家上百万辆规模的车联网服务商,产品用户体验、用户使用频率和用户付费意愿都很低。
目前,车辆网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全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
*,汽车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上市营销到将产品交予消费者周期是非常长的,需要整合的上下游资源也千头万绪,智能汽车更是涉及车厂、车主、网络运营商、系统提供商、应用提供商、硬件提供商,任何一个角色的缺位都将影响落地推进。
从长远来看,BAT的全面布局必将加速中国车联网未来格局的形成,但他们也将面临一个共同的命题——标准化缺失下的安全问题是阻碍车联网进一步发展的症结所在,在标准需要统一的现实下,互联网巨头之间是继续“各自为政”还是成为把蛋糕一起做大的创新联盟?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