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智慧城市

新发产品更多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集体智慧 市民参与是关键
2015年02月09日 15:34:12来源:财经国家新闻网点击量:2035
导读提到智慧城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心中也有一幅自己理想中智慧城市的场景,比如:要等的公交车还有多远,打开手机或电脑就可以知道;打开手机,可以看到孩子在学校上课的情况;在超市里,推着满载的购物车通过感应器,购物账单自行打印,不需逐一扫描条码……
  【中国安防展览网 智慧城市】提到智慧城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心中也有一幅自己理想中智慧城市的场景,比如:要等的公交车还有多远,打开手机或电脑就可以知道;打开手机,可以看到孩子在学校上课的情况;在超市里,推着满载的购物车通过感应器,购物账单自行打印,不需逐一扫描条码……
  
  而在一本以“智慧城市”为名的书中,作者安东尼·汤森博士想告诉大家,智慧城市可不仅仅是这些。
  
  溯源历史与展望未来同样重要,在思考明日的城市将走向何方时,汤森博士首先回顾了城市发展*的几个断面。无论是20世纪初英国建造的水晶宫,还是普赖斯“会思考的建筑”,乃至如今基于云计算和可视化的韩国松岛“U-City”,人类都在不断地希望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更多地影响和改变城市空间微环境。历史的脉络中,科技往往是城市发展重要的推动力,城市发展史就伴随着人类技术发展史。
  
  如今,在城市占据人类文明的主导地位、必然走向更加庞大复杂的未来时,对城市问题的忧虑和对城市未来的不确定也引发了更高的诉求,即整个城市乃至更大区域的全面智慧化。当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城市生命的进化和进步,城市被视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演进为更加智慧的高阶生命形态似乎就是历史的必然了。
  
  汤森博士相信,随着城镇化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的继续高速推进,城市迈向智能化的发展将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而智慧将成为明日城市的标签。
  
  智慧是人类不断的追求,城市则是人类智慧的实践结晶。汤森博士并没有给出一个所谓的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而是提出一些问题和思考。他结合自身的实践和经历,首先告诉我们智慧城市不是什么。
  
  城市具有强烈的空间属性,空间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底,城市的建筑、经济、文化等其他一切都是在空间上构建的。从霍华德到格迪斯、再到雅各布斯,这些城市学者对城市空间的认知也随着城市和技术的发展在不断进化,而智能移动终端的互联,也为城市提供了的智慧空间的可能性。
  
  城市的智慧是社会与技术的创新互动,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可能性,而社会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源泉更是导向,不断发掘真实的需求和向着正确方向纠偏。也就是汤森博士所认为的城市智慧所需要倚仗的“分布式创新”。
  
  汤森博士作为城市观察者,参与的一些关注城市问题的大众编程活动,如纽约自发开展的“自助城市”,通过在线社区吸引来自的人们参与思考,并激发市民“开发出使他们城市运行得更好的工具”。例如其中的一个产品——“城市疾病(sick-city)”,通过分析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对流感等关键词的讨论数据,分析疾病在城市中的扩散趋势。千百个这样的小程序,汇集起来的智慧也许正在解决城市问题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汤森博士希望的是城市政府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走向更加透明和弹性的管治,提供结构性的框架平台,而具体的解决方案则是由市民和企业参与提供更多可能性。
  
  智能科技是城市的良药,而社会创新是选用合适药品的药师,也是科技发挥正确合适效用的保证。智能技术使得更多的市民参与城市建设成为可能,也是城市生命体进化到更加有机形态的必须。
  
  汤森博士认为,本地化的初创企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将是智慧城市的关键,而不是那些宣称具有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跨国公司。智慧城市需要自上而下的构建和部署,更需要自下而上的草根阶层的集体智慧。类似于互联网精神,用户生成内容将成为智慧时代城市的核心。一个案例是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市政府通过公共平台将城市问题摆上货架,不仅提升政府透明度,让市民感知城市中各方面的问题,更给予市民乃至民众集体参与解决自己身边问题的可能性。汤森博士从中看到的是一个公民主导的智慧城市的新模式,也就是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你和我,一起按照自己的需求打造智慧城市的未来。
  
  当然,智慧城市的发展也还面临着不少困境和问题,比如技术应用的标准制定滞后、城市贫困、隐私问题以及智慧技术系统的漏洞和崩溃风险等,汤森博士也在书中用了很多篇幅来探讨如何应对这些现实和未来可能的挑战。
  
  《智慧城市》一书作为城市研究学者的非学术作品,虽然是基于欧美城市发展的背景,但书中关注的城市问题和城市挑战是性的,其中还特别关注了韩国松岛的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和中国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发展。这本书还涉及到气候变化、能源变革等一系列影响人类和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样,汤森博士也认为,他理想中的智慧城市,将成为缓解和适应这些问题的工具和途径。
  
  所以,不仅是城市管理者、城市研究者和城市规划的实践者需要阅读这本书,它同样也应是每一个关心城市事务的市民的案头书。因为真正的智慧城市,是必然需要这些市民的参与和共同努力的,也是值得市民共同去追寻的目标。
  
  智慧不是城市的目标,而只是手段和工具,是为了实现更加美好的城市,为了给人类塑造更舒适的家园。
  
  城市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而每个人都可以让城市更美好一些。正如汤森博士在书中篇末对读者的发问:“你准备好参与实现它(你自己的智慧城市)了吗?”
  
  相信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在追求城市社会更加平等、公正、和谐的道路上,智慧城市将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和工具,以开放的姿态欢迎每一个人的参与。
关键词 智慧城市城镇化智慧化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集体智慧 市民参与是关键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