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视点跟踪

新发产品更多
隐私堪忧 物联网大规模普及存阻碍
2015年01月05日 13:37:32来源:赛迪网点击量:3115
导读物联网就是指万物联网,是一种高度智能的体现,在智能家居、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智能化领域皆有所涉及。运用物联网,未来世界将是万物互联的,人和人相连、人和机器相连、有电的地方都有计算,有计算机的地方都可以相连。
  【中国安防展览网 视点跟踪】物联网就是指万物联网,是一种高度智能的体现,在智能家居、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智能化领域皆有所涉及。运用物联网,未来世界将是万物互联的,人和人相连、人和机器相连、有电的地方都有计算,有计算机的地方都可以相连。
  
  在物联网普及应用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物联网设备将会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得以应用。Gartner预测,2020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增长至260亿台。物联网设备的增长,以及消费者对始终在线的生活方式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创业公司和大公司纷纷看好物联网领域,因此催生了大量联网设备。
  
  但是,物联网绝不仅于一些新奇的产品,它还涉及现有产品和产业。非盈利机构美国消费电子产品协会总裁GaryShapiro说,“物联网不是产品,而是应当整合在大多数产品中的一项功能。”
  
  尽管许多人认为更广泛的连接性是当前技术领域的自然进步,但阻碍物联网在消费者中大规模普及的因素仍然存在。Shapiro说,有三大因素阻碍真正完全互联的世界的到来。
  
  隐私问题
  
  物联网设备通常监测和追踪消费者行为,以定制和改进消费者的体验。但是,随着物联网设备的日益普及,消费者开始担忧隐私和安全。Shapiro说,“人们担心设备一连上互联网就会遭到攻击,或被其他用户任意访问。”
  
  这是一把双刃剑:物联网要求不同设备能实现互操作和通讯,但这种模式带来很多“入口”,系统及其中的数据可能遭到攻击。
  
  Shapiro认为消费者终将接受物联网,“会有一部分人出于隐私和安全原因不愿意使自己的设备联网,但是,随着安全的改进,他们将只是少数派。”
  
  Shapiro指出,物联网设备以用户友好方式运行的能力将吸引消费者,“能够控制一切设备的优势终将赢得人们的认可”。
  
  数据所有权
  
  影响物联网普及的另外一个障碍是传感器收集的有关用户和物联网设备的海量信息的所有权。Shapiro表示,“数据所有权将引发争夺”。
  
  例如,面向健康的可穿戴设备增长非常迅速,能收集与用户吃、喝、做(例如锻炼),以及与体重有关的数据。但是,谁拥有这些数据呢?是消费者还是生产可穿戴设备的公司,抑或是第三方?
  
  数据也有机会更好地在各机构之间共享。例如,通用汽车通过OnStar子公司收集海量数据。Shapiro解释说,“通用汽车能在地图上显示某天某个时刻是否有GMOnStar客户遭遇故障。”
  
  尽管目前这些数据被通用工程师用于改进汽车的安全性,但其他机构也可以从中受益。例如,Shapiro设想,市政机构可能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受竞争、监管、道德和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共享哪些数据、何时以及如何共享数据是一个令人烦恼的问题。
  
  Shapiro认为,一个解决方案可能是更好的融合平台,帮助消费者和企业更地利用设备收集的海量数据。他说,还需要熟练的数据科学家才能了解物联网设备收集的全部数据,“目前招聘量大的职位之一是数据科学家,尤其是能分析云数据的人才”。
  
  频谱需求
  
  Shapiro指出,影响物联网普及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日益增长的频谱需求。
  
  物联网主要使用蓝牙、WiFi等技术,它们依靠日趋捉襟见肘的无需牌照的频谱。美国消费电子产品协会在一份报告中称,在2011-2016年间,使用这些技术的设备数量每年增长30%。
  
  监管机构、科技厂商和其他机构在推出创新性产品、技术和战略,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自1979年加盟美国消费电子产品协会以来,Shapiro见证了许多领域技术的进步,他认为物联网的形态和规模将经历与其他技术同样的发展,“物联网规模将会相当大,但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其规模”。
关键词 物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隐私堪忧 物联网大规模普及存阻碍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