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消防系统带病运行 对症下药方为良策
2014年12月25日 16:07:00来源:盐城市消防支队点击量:2080
导读消防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计民生。消防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消防工作有着很强的社会性,消防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加强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和火灾防控工作,加强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遏制消防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有必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和培训,要求全民积极配合,加强消防安全理念,树立高层建筑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消防安全持续稳定。加强消防安全巡查,严格落实安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 消防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计民生。消防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消防工作有着很强的社会性,消防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加强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和火灾防控工作,加强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遏制消防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有必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和培训,要求全民积极配合,加强消防安全理念,树立高层建筑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消防安全持续稳定。加强消防安全巡查,严格落实安全措施。
目前,消防安全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消防安全形势也日益严峻,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仍然趋于薄弱。为确保安全消防工作做到*,要进一步强化火灾预防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和消防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参与消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营造全民消防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灭火救援能力,确保一旦发生警情能够及时出动、有效处置,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一步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为灭火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加大工作考核和隐患整改力度,确保消防安全。
伴随着高层建筑综合化、异形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火灾安全风险也在随之增加。在这些建筑中,自动消防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找出问题的结症所在,对症下药。
自动消防设施现状
自动消防设施的基本情况
高层建筑内的自动消防设施是指含有下列部分或全部的消防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火卷帘系统、防排烟系统等。与自动消防设施配套联动的系统还有火灾事故广播、消防电梯、消火栓、备用发电机、消防通讯等系统。
自动消防设施存在的现状问题
从目前掌握的有关情况和资料看,高层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现状应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历史原因导致高层建筑工程的分项工程自动消防设施未施工完毕就投入使用,致使自动消防系统未完工,工程久拖不决。不是工程缺项,就是不能联动,自动消防设施始终处于瘫痪状态。2.自动消防设施虽然施工已完毕,但建设单位急于投入使用,自动消防设施尚未进行检测,系统是否存在问题,运行是否稳定可靠,消防部门、建设单位、业主单位不能准确掌握,潜在的火灾隐患便由此而产生。3.未按照原设计施工或擅自降低施工标准导致施工质量不高,选用产品与设计不符,造成系统配套设备运行质量低下,故障率高,维护管理困难。4.二次装修施工人员技术力量参差不齐,随意变动主机逻辑关系,或者擅自更改原土建消防设施配置方式,造成系统编程混乱,甚至主机瘫痪。5.多种原因导致高层建筑工程自动消防系统设计存在漏洞。有的设计缺项,导致系统逻辑关系错误;有的设计不符合环境条件要求,导致工程一交工就存在问题。6.业主单位未能按期及时维护自动消防设施,一旦出现问题,便擅自关闭、停用自动消防系统。7.业主单位管理人员不懂自动消防工程,消防系统运行状态正常与否不清楚,出现故障的原因也不清楚,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导致自动消防系统“带病”运行。
解决问题的对策
把好建筑设计源头关
设计师的责任心与设计水平的好坏直接决定商住楼消防设计的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条仅提及“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要真正提高建筑的消防安全性能,首先在立法上,就必须明文规定设计师与设计院法人组织的法律责任与义务,以此促进设计院的自审工作,建立设计终生负责制。
开展社会化消防监督管理
自动消防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是国家消防技术规范标准的贯彻执行者,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自动消防系统工程质量的高低,因此,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培训,也就抓住了工程的质量。在资质准入门槛上,要增加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资质证书的等级管理要求,提高消防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承接准入门槛,从而提高设计、施工的质量。通过资质定级的单位要严格按资质等级要求进入建筑市场,不得越级,不得借证,更不允许无证单位进入市场。
开展自动消防设施专项治理活动
通过政府牵头和有关部门组织的排查整治活动,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切实通过专项治理活动,提高认识,解决问题。并利用专项治理活动的有利时机,向社会广泛宣传消防常识。
开展自动消防设施的应用
自动消防设施的设置就是为火灾发生作准备的。一旦发生火灾,其自动预防、自动采取措施、自动灭火的效果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这就需要自动消防设施随时处于“待战状态”,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演练方式使其功能全部发挥出来,以检验其全部系统的“应战能力”和“应战效果”,检验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群众自觉配合、熟练运用自动消防系统的能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