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比赛更公正 鹰眼技术现身中国羽毛球比赛
2014年11月14日 10:29:00来源:搜狐点击量:4116
导读公平、公开、公正是运动场上必须要做到的一点,但是,要真的做到并不那么容易,因为有些时候人的能力有限,在一些需要人为判断的时候,也会存在误差,做不到的公平。
【中国安防展览网 时事聚焦】公平、公开、公正是运动场上必须要做到的一点,但是,要真的做到并不那么容易,因为有些时候人的能力有限,在一些需要人为判断的时候,也会存在误差,做不到的公平。而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就是为了解决人所不能达到的目标,解放人工,让数据说话。在11月12日福州举办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上,迎来了世界羽联在中国赛场使用“鹰眼”技术的首秀。荷兰选手埃夫杰·莫斯肯斯\赛琳娜·皮埃克组合在对阵中国的陈清晨\贾一帆的女双比赛中,尝试了鹰眼挑战。
其实鹰眼技术的正式名字叫即时回放系统,2001年发明。它的发明是3D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步的结果。(当年的3D显卡大战正酣)。鹰眼技术通过多部摄像机,从多个角度拍摄比赛场地。(网球是8部到10部,足球是14部),然后对场地建立的3D模型,到毫米。
在足球、网球、羽毛球等比赛中,摄像机都捕捉到图像,然后计算其在3D模型中的坐标。我们知道,人眼有两只,可以形成立体感,确定距离远近。而摄像头越多,被遮挡的概率越小,对坐标的判断越。
因为球是高速运动的,要判定运动坐标,必须间隔很短的时间,所以这种摄像机的拍摄高达2000帧/秒。保证每一帧之间的坐标位移很小,这样就可以重现球的运行路线。达到轨迹跟踪的目的。
在轮正赛开始前,来自英国的技术人员丹尼尔·尼古拉斯正在和同伴进行后的焦距调试,反复试验回放慢镜头,寻找落点和边线的位置。在丹尼尔座位下面,摆着界内(IN)、界外(OUT)和无裁决(NODECISION)三块标识牌。
丹尼尔介绍,8个摄像头将场地内的边线和底线全部覆盖。因为场地灯光的问题,系统显示屏上的慢镜回放稍有些频闪,不过不影响“鹰眼”判断。
在莫斯肯斯\皮埃克与陈清晨\贾一帆的女双比赛第二局,荷兰组合以7:6时,裁判对荷兰选手的一次扣杀判罚出界,荷方选手提出挑战。鹰眼系统通过回放显示球出界,挑战失败。但荷兰选手终还是直落两局淘汰中国组合。
根据规定,选手在比赛中有两次挑战“鹰眼”的机会,挑战失败则减少一次,若成功将继续享有两次挑战机会。出于成本和场地等方面的考虑,“鹰眼”技术仅在有电视转播的场地上使用。
此次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的五个场地中,仅有中央一号场地使用“鹰眼”。当选手挑战时,现场大屏幕并不向观众播放回放录像。挑战结果通过场下官员的标识牌传达给当值主裁判。
去年在吉隆坡举办的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上,世界羽联尝试使用鹰眼技术,并称将在越来越多的赛事上使用该技术,以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