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新发产品更多
生物识别市场猛增 芯片产业格局与前景分析
2014年11月08日 11:29:02来源:前瞻网点击量:3853
导读中国生物特征识别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近几年中国将在信息技术、信息安全、金融交易、社会安全等领域推动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化工作,产业潜力很大。自2002-2012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平均增长率都在60%以上,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60多亿人民币,而预计到2015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可能达到100亿以上。
  【中国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中国生物特征识别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近几年中国将在信息技术、信息安全、金融交易、社会安全等领域推动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化工作,产业潜力很大。自2002-2012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平均增长率都在60%以上,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60多亿人民币,而预计到2015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可能达到100亿以上。

  
2002-2020年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规模与预测(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下同
  
  2013年指纹识别市场规模约30亿美元,目前iPhone5S用的指纹识别模组价格在15美元左右,假设未来三年50%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配备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市场将达到131亿美元,市场空间将增长330%。

  
2010-2016年指纹识别市场增量(单位:亿美元)
  
  2013年1月1日,公安部决定正式启动*登记指纹信息工作,并计划12月底前使全国城乡户籍派出所都达到能受理登记指纹信息居民*的标准,这意味着指纹登记的相关软硬件系统建设工作将在2013年内完成,推广进度快于市场预期。预计2013年全国居民*登记指纹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至10亿,未来5年围绕居民*指纹开展的便民服务及社会应用的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结合指纹识别在智能手机和平平板电脑的50%的渗透率,2013年中国指纹识别芯片需求规模测算为35亿元,同比增长35%。

  
2010-2013年中国指纹识别类芯片需求规模走势图(单位:亿元,%)
  
  身份识别类芯片竞争格局分析
  
  指纹市场参与厂商较少,从指纹登记系统的构成来看,除数据库、服务器等后台软硬件设备外,相关系统主要由指纹采集器、指纹信息采集前端系统和指纹管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根据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公布的检测结果,目前指纹采集器有29家厂商通过检测,指纹信息采集前端系统和指纹管理系统均检验合格的厂商则只有六家--长春鸿达、福建天创、航天金盾(航天信息子公司)、上海众恒、东软集团和浙江金铖华元,其中长春鸿达、福建天创、航天金盾、东软集团是公安部*的四家指纹登记管理系统研发单位,而软硬件均通过检测的厂商仅有航天信息、长春鸿达和福建天创,航天信息、长春鸿达、福建天创、东软集团成为指纹市场的主导厂商,航天信息凭借在全国范围内铺设的营销渠道和服务体系,市场份额较高。
  
  身份识别类芯片需求前景预测
  
  快速发展的移动支付将为身份识别芯片带来新的发展。移动支付目前大致有移动钱包、移动支付平台、闭环移动支付等形式,而无论哪种形式,都要涉及到消费者、出售者、发行银行和收款银行等四个对象,都要经过支付请求、认证、授权、支付等几个环节,而其中认证环节是关键,确保交易的安全性。
  
  指纹识别技术在身份认证上拥有巨大优势:
  
  更便捷:指纹是人类天然的身份标识,它无需记忆,触手可及,且不像钥匙、密码、ID卡等容易被盗用或遗失;输入指纹的过程仅需轻轻一按,方便快捷。
  
  更安全: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的,且指纹数据长度约为0.5-2Kbyte之间,是普通密码长度的几百倍,其数据强度也是密码难以比拟的;而随着反欺诈技术的升级,当存在授权行为时,必然是"身临其境"的,也必然留下本人的授权记录。
  
  更成熟:和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指纹识别早已经在消费电子、安防等产业中广泛应用。
  
  因此,前瞻测算,至2020年中国指纹识别类芯片的需求规模将在80亿元左右。

  
2014-2020年中国指纹识别类芯片需求规模预测图(单位:亿元)
  
  目前WLCSP代工封装产能15.5万片/月(包括在建),iPhone6S采用指纹识别后行业需求至少16.9万片/月,整体产能吃紧;未来iPad和三星等厂商采用指纹识别,WLCSP封装产能将出现巨大缺口(指纹识别在智能终端中渗透率达到50%,需要30万片/月新增WLCSP产能配套)。
关键词 芯片身份识别指纹识别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生物识别市场猛增 芯片产业格局与前景分析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