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新发产品更多
网络通信 开辟报警无线传输新时代
2014年05月27日 14:02:41来源:迈得豪电子点击量:1447
导读早期的安防报警系统,主要是在案情发生后,利用有线电话系统报案。公安部门派人赶赴现场,调差、分析研究案情组织破案,这种工作程序基本上多为事后处理。由于当时有线电话系统不发达,时常会发生“占线“现象,因此也耽误了不少破案的佳时间。
  【中国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 早期的安防报警系统,主要是在案情发生后,利用有线电话系统报案。公安部门派人赶赴现场,调差、分析研究案情组织破案,这种工作程序基本上多为事后处理。由于当时有线电话系统不发达,时常会发生"占线"现象,因此也耽误了不少破案的佳时间。
  
  二十世纪初,随着无线电定位技术和计算机管理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在上推出一种采用低频无线电信息塔网定位并且将信息传输给计算机处理的联网报警系统。因为此报警系统,能在案发时间快速确定案发位置,及基本案情性质,为预防和提前制止案情的扩大发展,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所以在市场上广为流行。
  
  报警系统都由前端探测器、探测信号传输和报警主机三部分组成,到现在把探测器和报警主机合并看成是前端部分,从报警主机到地区接处警中心之间称作为传输部分,而接处警中心被称为后端管理平台部分,并被称为大联网报警系统。
  
  对于大型的报警区域联网,传统的PSTN通信方式或已经走到一个拐点,由于在通信前要建立实际的话音拨号物理连接,所以时间较长,完成一次报告需要10多秒,甚至近20秒的时间,存在报警信号不能及时送达报警中心的风险,尤其对一些跨多区域、大规模的PSTN组网的用户报警,风险将会更大。除了速度慢之外,基于PSTN的报警联网还有其它的固有缺陷,而且传统电话报警是单向通信,报警中心是被动接收前端主机上报的信息。
  
  而网络报警,中心除接收前端上报的信息外,还可对前端设备进行访问;传统电话报警,线路出现故障,报警中心是无法知晓前端报警主机是否在线或断线的状态,且报警中心很难发现;而网络报警,传输一旦故障,报警中心会立刻显示;还有传统电话报警,中心经常会接到不明信息,这些都与线路噪声和故障有关,而网络通信可以极大地提高传输质量和系统的可靠性。
  
  先进技术的发展从来就是“后浪推前浪”的,在防盗报警系统中,刚刚还在议论IP有线网络架构,3G技术和即将落地的4G技术又将开辟报警无线传输的新时代。随之,人们便又更多地关注报警联网、报警信息转发、报警联动的多渠道性、便利性和迅捷性。除有线的PSTN和IP网络外,无线技术无疑又将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由于安装维护便利,目前无线报警系统所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大,在家居安防,小型商业报警系统中已被逐步广泛应用。
  
  联网报警本质的要求就是有警情之后能够迅捷地实时报到中心,因此无线报警装置也要以此为根本,发挥其无线报警的优势,在有电话线或IP网络的地方,无线传输可以作为备份报警,在没有电话线的地方可以主动报警。无线报警装置的功能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电话线和IP网络的监测:无线报警装置在配接有线报警通讯控制主机时,要能够在不干扰原有线传输网使用的前提下,检测有线传输网的状态,一旦发现有线网不能正常使用,就自动接管原有的有线报警通道,切换到无线报警模式。当然,如果根本不存在电话线,就直接切换到无线报警方式,完成报警功能;
  
  2、报警信息的发送:无线报警模块本身可以发送报警,例如检测到电话线故障后发送断线报警;无线报警模块还可以收到与之相连的有线报警主机的报警信息并实时发送出去;
  
  3、报警信息的发送格式:为保证兼容现有的报警中心,无线报警装置的发送格式必须符合中心的要求。目前市场主流的有线报警主机的传输协议格式以Ademco、ContactID、4 2等为主,因此无线报警装置应符合这些主流通信协议;
  
  4、嵌入式安装:由于联网报警网络已经建成,因此无线报警联网传输机必须能够兼容已经在网的多种报警主机ADEMCO、CK、EL等,并且无线传输模块也必须嵌入到报警主机内。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的电话线传输方式会继续保持。在一些特定的场合配合TCP/IP网络和电信无线网组成的多网传输备
关键词 安防报警探测器无线报警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网络通信 开辟报警无线传输新时代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