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支付”应运而生 市场推广需过四关
2013年09月25日 10:47:05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点击量:4737
导读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已渐露端倪。互联网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但同时也对转账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提出了考验。
【中国安防展览网 品牌专栏】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已渐露端倪。互联网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但同时也对转账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提出了考验。
“刷脸支付”应运而生。不用银行卡,也无需密码,只要面向摄像头,拍照,扫描,确认身份信息就能完成支付,这些国外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即将成为现实。在9月5日的中国金融展上,笔者就亲身体验了传说中的刷脸支付,这一系统不是安装在收银终端,而是在智能手机上。这意味着刷脸可实现移动支付!推出这一技术是一家的中国公司——北京天诚盛业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具有性、非接触性、使用友好等优点,可以轻松解决金融环节中交易身份的合法辨识难题。天诚盛业刷脸支付系统基于自主研发的生物识别云金融平台,将人脸识别技术与现有的支付系统进行对接,将我们生活中涉及到支付、转账、结算和交易的各个环节打通。”王厚金介绍说。
刷脸支付不需要银行卡、存折和密码,只需要面对摄像头点个头、露个笑脸,即可轻松完成支付,便捷性显而易见。但安全性如何保障,这是大家更关心的问题。
“核心算法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是人脸识别的关键。实际上,在刷脸支付提出之前,天诚盛业已经做了多年人脸识别的相关研究。通过实践检验,我们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核心算法适应于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表情,在绝大多数的光线环境下都有很好的识别结果。”王厚金介绍说。
成立16年来,天诚盛业一直专注生物识别领域,是集指纹、虹膜、人脸三种自主知识产权生物识别技术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人脸识别方面,天诚盛业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算法,并曾在国内*了VIP客户人脸识别定位系统。本次金融展会上,与刷脸支付同时推出的还有“银行联网核查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方案”。
作为新鲜事物,在金融这样一个安全性要求特别高的行业,“刷脸支付”能否被认可和推行呢?
面对记者的疑问,王厚金解释说:“我们已经和银行在做联合测试了。首先应用在登录环节,体现便利和快捷;第二步是实现和账户的绑定,完全取代卡折和密码,直接刷脸支付。第二步的实现基于四大前提:首先是银行机构要认可,其次,金融IT企业的推动;第三是国家法律层面要有相应的政策和标准配套;第四是广大用户的采用。这四个因素决定了刷脸支付能否终实现。其中关键的,还是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推动。”
人皆有好奇心,喜欢新事物,愿意享受便利,因此从用户角度看,“刷脸支付”是比较好推进的。而从产业发展的实际看,通常政策和标准的出台会相对滞后。为了加速这一技术的市场化和规范化,天诚盛业接受信标委邀请,已加入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工作组,参与人脸识别技术国家标准的制定。
目前,我国已将生物识别产业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且该产业正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刷脸支付”作为生物识别的一个全新应用,其前景将是美好的。王厚金表示,天诚盛业将勇挑重担,推动“刷脸支付”应用,为人们奉献便捷和安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