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应用崛起 LED照明厂商抢滩进行时
2013年03月14日 10:41:23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点击量:1533
导读近日,国内LED平板灯制造和研发深圳市绿色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高调宣布进驻浙江市场,并将旗下面向国内市场的子品牌“喜百年”定位于“服装照明专家”,这也是国内将品牌定位于“细分市场”的LED照明企业。此前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规划,2015年我国将全部淘汰60瓦以上白炽灯,届时LED照明节能产业产值将达到4500亿元。顺应大规模照明需求,LED市场迅速发展,LED企业顺势崛起。
中国安防展览网讯 近日,国内LED平板灯制造和研发深圳市绿色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高调宣布进驻浙江市场,并将旗下面向国内市场的子品牌“喜百年”定位于“服装照明专家”,这也是国内将品牌定位于“细分市场”的LED照明企业。此前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规划,2015年我国将全部淘汰60瓦以上白炽灯,届时LED照明节能产业产值将达到4500亿元。顺应大规模照明需求,LED市场迅速发展,LED企业顺势崛起。
国内照明需求庞大,LED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我国出台的一系列LED照明应用促进措施如“十城万盏”、国家发改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进行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示范工程招标等,还有业内为关注的LED照明灯具价格补贴政策也呼之欲出,表明LED照明灯具在我国已逐步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人口多和经济发展快的国家,中国LED照明应用的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受消费水平和环保意识所限,国内LED照明应用的推广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为滞后,目前除路灯、隧道灯等户外照明外,市场潜力大的室内照明应用水平和规模还相当有限。
巨大的照明需求为LED照明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前景。我国照明需求规模庞大,去年白炽灯和节能灯的国内市场需求分别达到11.76亿只和12.69亿只,2007年至201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59%,直管荧光灯的市场需求为8.3亿只,环形荧光灯的市场需求为8亿只,卤钨灯的市场需求为7.55亿只。这些传统照明光源和灯具都是LED照明灯具的目标替代市场,随着性价比的提升,LED照明灯具将逐步进入这些市场领域,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良好的照明产业基础为国内LED照明灯具的应用提供了产品供应基础。我国照明产业基础非常雄厚,是大的照明光源和灯具生产国。据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的统计,去年全国白炽灯产量38亿只、荧光灯产量66.9亿只,其中直管荧光灯18.3亿只、环型荧光灯18亿只、CFL44.3亿只;去年全国生产HID灯1.74亿只,其中高压汞灯5600万只、高压钠灯5400万只、金属卤化物灯6300万只。
同时,我国照明灯具的消费主要由国内生产企业提供,进口产品在国内所占份额不足5%,而且国内生产量的近70%用于出口。良好的照明产业基础不但为国内LED照明灯具市场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产品供应,还为国内LED照明产业通过规模效应来提升LED照明灯具的性价比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LED产业重组整合大势所趋
2012年虽然已经过去,但是纵观我国LED产业的发展总体的发展来看的话,总的产值达到了2059亿元左右,和2011年相比的话,同比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多,其中就要数LED照明展业的发展比较抢眼,稳压器专家分析在未来的日子里,行业重组整合将会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LED产业发展趋势在经历了近两年的风雨历练之后,现在已经在逐步跨入稳步发展期。而同时在2012年的时候,纵观整个LED产业还都是按照以前市场技术规律在高速发展,这些比前年增长了34%,而总产值达到2059亿元人民币,在这其中,还有广东地区达到1500亿元左右。
可以这样说,虽然在去年的时候出口受阻,而让我们值得欣喜的是,总体的出口数量没减,相比2011年来看的话,还增长了34%,而且纵观整个产业来看的话,它的市场技术特点在高速发展,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也将保持30%的年增长速度。而且我国LED产业将步入更冷静更稳定的发展周期。
在未来我国LED产业的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就是技术慢慢成熟,而第二是按市场规律发展,第三就是LED照明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LED产业将会取得的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