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68.1亿市场 2013重点发力打击交通肇事
2013年03月07日 15:14:21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点击量:2715
导读根据新《2012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研究报告》统计,2012年城市智能交通项目数量235项,同比增长26%;项目市场规模合计68.1亿元,同比增长46%;占2012年全年市场总规模的41.7%。相比2011年项目占全年总规模的36%,上升5.7%。
中国安防展览网讯 根据新的《2012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研究报告》统计,2012年城市智能交通项目数量235项,同比增长26%;项目市场规模合计68.1亿元,同比增长46%;占2012年全年市场总规模的41.7%。相比2011年项目占全年总规模的36%,上升5.7%。
2012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千万项目达68.1亿
2013年3月5日,第二届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研讨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在《变革中的智能交通黄金时代(2012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发展回顾)》的主题发言中,2012年项目平均规模为2900万,而2011年项目平均规模为2500万,项目平均规模增长400万。尽管有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不佳,政府换届等因素影响,但无论是项目数量、市场规模还是项目平均规模,2012年均保持了高速增长趋势。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做为目前国内提供智能交通市场的数据机构,本次会议是Tranbbs面向行业公开重要数据。会议吸引了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博康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百联智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卫星定位应用有限公司等100家国内主流智能交通企业250多人与会,会议还将就目前智能交通热点细分领域和问题进行交流。
现阶段智能交通应用发展状况
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我国部份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之时就已把城市交通建设明确到了发展规划当中。目前,我国部份城市已初步实现了智能交通的部分功能建设,就拿杭州来说,其主要城区公交系统已建成了智能公交告示牌,准确的公示每趟公交到站的时间及路程,这就是智能交通在信息收集及处理上的一个非常明确的体现,当然这只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个功能。
此外,公路交通信息化,包括高速公路建设、省级国道公路建设公路交通领域,目前热点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公路收费,其中又以软件为主。公路收费项目分为两部分,联网收费软件和计重收费系统。此外,联网不停车收费(IETC)是未来高速公路收费的主要方式。
其中,在加拿大,首条智能型高速公路即将进入开发阶段,这种智能公路具备夜光照明、动态涂料、交互感应灯、感应车道为电动车自动充电等功能,比智能型汽车更加具有智能性。其中,为节约路灯的照明,智能公路在路边加载了自动感应设施,当车辆靠近时路灯会发光,而当车辆远去后,路灯会自动熄灭。智能公路还引入了感应优先车道技术,当电动车经过时,路面下铺设的感应线圈将自动为电动车充电。另外,汽车疾驶产生的风力为路边安装的小风车充电,点亮风力发电路灯等。
2013年我国智能交通发力打击交通肇事
智能交通系统除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对打击交通肇事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以海安县为例,此前,海安县投入使用的智能交通系统就在此前春运期间初显“威力”。2012年底,初步建成了集智能交通指挥中心、智能交通综合应用平台、高空监控、信号控制、信息采集、交通诱导和基于PGIS的警车及单兵定位系统为一体的智能交通建设系统。
系统整合了全县所有重点路口、重点路段监控,通过网上巡逻可及时发现现行违法*活动,迅速调集周边警力抓获现行。截至目前,已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提供有效线索32条,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41起,为58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提供依据。
以后随着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定位系统三种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信息的采集经历了从人工采集到单一的磁性检测器交通信息采集到多源的多种采集方式组合的交通信息采集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国内外对交通信息处理研究的逐步深入,统计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据融合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逐步被应用于交通信息的处理中,使得交通信息的处理得到不断的发展和革新,更加满足ITS各子系统管理者、用户的需求。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