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后高清时代 家庭安防迎来元年?

2013-03-07 11:57:05 中国安防展览网 点击量:4318
  2012年的安防市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高清---的确,在这个靠图像视觉取胜的行业中,没有高清晰画质就没有市场立足点。然而,高清监控推广两年后,我们对高清的概念又是否有了新的认识。2013年的安防市场又该何去何从?后高清时代为您揭秘。
  
  后高清安防注重点
  
  2010年(高清元年)到2012年年底,安防市场从未离开过“高清”二字。经过两年的积累与铺垫,如今的安防高清市场已步入快速平稳发展期,高清产品的增长率已超过模拟设备。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2013年1月1日,中维世纪凭借云视通(一键远程、网络即插即用)树起后高清时代大旗,迅速掀起了模拟向高清转变的行业变革,2015年,高清监控将超越模拟,届时中国将全面进入高清时代。
  
  首先,借助高清晰视频图像的特点满足智能化识别与跟踪。在实际应用中,火车站、广场等地采用支持智能分析的高速云台监控摄像机,一旦广场或候车大厅人群较为集中时,系统提示框会变成红色,提示管理员需要多加留意。当然电影中高清监控与智能识别分析更是*,007大片中,"反派"份子如何从军情六处逃跑,Q先生又是如何利用地铁监控与高精度人脸识别获取席尔瓦伪装成警察的,紧凑的抓捕环节更是让人心惊肉跳。
  
  其次,告别了《007:大破天幕杀机》我们把后高清的安防回归到现实中。安防高清离不开网络,特别是当监控系统普及后,从家庭到行业用户,监控摄像机背后的联动就是通过一张无形的网支撑。在城市道路监控项目中,如何做好全城道路监控管理?区域划分OR分布管理…
  
  后高清安防看重的就是对监控摄像机的管理能力。如何将成千部监控探头做到集中管理,恐怕还真得动动脑子。就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监控平台化管理帮了不少的忙。在IP管理平台的基础架构之上,可以采用一次开发,多次共享的模式,在降低用户成本的同时,也能实现厂商、渠道以及终用户多赢的格局。
  
  2013能否成为家庭安防元年
  
  说完了技术应用我们再来看一看市场,后高清时代将会对哪些市场发起"进攻"呢?2012年安防市场给我们留下印象深刻的要属民用安防了。随着智能化家居家装的发展,家庭安防、监控市场得到了的关注。
  
  小区、别墅监控热潮来临
  
  当智能移动终端的加入,家庭安防再次得到了升华。谁说家庭监控图像不要高清?在2011年,笔者曾经评测过当时主流的家庭监控摄像机,那时候的图像分辨率为640*480,还不能称之为百万高清。半年之后,当终端用户的需求逐渐向高清靠拢时,图像分辨率已升级到720P甚至1080P。是技术的更新还是需求使然?过程我们并不关心,事情的结果就是家庭监控实现了高清化。有了2012年的市场铺垫与技术基础,2013年能否成为家庭安防元年,我们拭目以待。
  
  安防市场又多了一个生力军,那么对于传统的行业市场来说,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笔者不得不重申,高清离不开网络,考虑到行业用户对于高清图像的考究和实时性,监控系统在传输过程中采用了全新的压缩技术。H.264highprofile压缩标准不尽大化地保留了原始图像的清晰度,同时也满足了在低带宽下的实时传输。一张1080P图像占硬盘1M,图像传输比的是上传速度,从国内的网络架构来看,如何在公网里传输高清图像成了2013年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3安防企业的服务之路
  
  2012年安防市场发展就已经开始向服务化靠拢。安防产品价格越来越低,售后服务越来越得体,因此2013年安防企业将迈开服务化的道路。光靠卖产品已不能维持企业的发展,2013年全国各大安防企业将会面临再一次洗牌,其结果将如何?或许一线企业将巩固自己*,不仅占据行业用户,中低端民用市场也不错过。
  
  中小企业为何频频倒闭?如今一线企业拓宽产品线和市场范围,即便是在不成熟的家庭安防下,他们可以依靠强大的资金支持这条产品线。你是否还记得DVR降价风波?国内几大一线安防企业为默契的一次"合作",似的硬盘录像机由千元的价格降至400百元,在这种降价风波之下,本来依靠薄利多销的二三线安防企业自然顶不住压力。如何再降价?人工成本不断提高,产品又不能提价,客户订单锐减,倒闭与否只是时间的问题。
  
  当然,二三线安防企业的倒闭也不能怪责于"洗牌"风波,更为重要的是小企业无法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同样还是人工成本,如何不让终端用户买单,而选择价格实惠且技术成熟的产品成了关键。
  
  后高清时代的安防市场,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行业标准、3G基站建设、监控技术等等,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多元化的安防市场,一个面中也面向民用的安防市场;一个可以提供解决方案,又支持售后培训的市场;一个依靠高清,但又不止步于高清的新安防。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