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照明规划出台:制定产业发展三目标
2013年02月21日 14:29:48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点击量:4071
导读为引导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节能减排,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编制了《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规划》中提到,到2015年,LED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要实现国产化,重大技术取得突破。规划的颁布对于我国半导体照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规划的出台引爆了LED照明这一概念。
中国安防展览网讯 为引导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节能减排,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编制了《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规划》中提到,到2015年,LED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要实现国产化,重大技术取得突破。规划的颁布对于我国半导体照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规划的出台引爆了LED照明这一概念。
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出台
近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该规划明确表示,要将节能灯等传统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定在70%左右,LED功能性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此外,LED液晶背光源、景观照明市场占有率分别达70%和80%以上。记者了解到,在深圳大力发展和推广LED产业之际,该规划的出台,犹如一剂强心针,将进一步促进深圳相关产业的发展。
据《规划》介绍,到2015年,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实现国产化,重大技术取得突破。应用产品达到先进水平,节能效果更加明显。LED照明节能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产业集聚区基本确立,一批竞争力明显增强。研发平台和标准、检测、认证体系进一步完善。预计到2015年,我国LED照明节能产业产值有望达到4500亿元,而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国产化的政策导向将使相关上市公司从中受益。
规划三大发展目标
应用产品达到水平,节能效果更加明显。LED照明节能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产业聚集区基本确立,一批竞争力明显增强。研发平台和标准、检测、认证体系进一步完善。
《规划》中主要提出了三大发展目标:,节能减排效果更加明显,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到2015年,60W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全部淘汰,市场占有率将降到10%以下;节能灯等传统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定在70%左右;LED功能性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此外,LED液晶背光源、景观照明市场占有率分别达70%和80%以上。与传统照明产品相比,LED道路照明节电30%以上,室内照明节电60%以上,背光应用节电50%以上,景观照明节电80%以上,实现年节电6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000万吨。
第二,产业规模稳步增长,重点企业实力增强。LED照明节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左右,2015年达到4500亿元(其中LED照明应用产品1800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集聚区。形成10-15家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较多自主知识产权和、质量竞争力强的。
第三,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标准检测认证体系进一步完善。LED芯片国产化率80%以上,硅基LED芯片取得重要突破。核心器件的发光效率与应用产品的质量达到同期先进水平。大型MOCVD装备、关键原材料实现国产化,检测设备国产化率达70%以上。建立具有*水平的研发、检测平台和标准、认证体系。
产业规划引爆LED概念
2月18日,LED概念股从近期火热的环保板块中脱颖而出,早盘勤上光电、士兰微、雷曼光电股价均逆市大幅上扬,并接连封于涨停板。此外,如阳光照明、长方照明、远方光电、花灿光电等个股涨幅均在6%以上。
“今天看到公司股价大幅上涨,简单了解了一下,肯定是因为新出的产业规划”,勤上光电董秘韦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的整个业务和规划与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是相匹配的,新规划出台对公司有着直接利好。
2月17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住建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产业规划》,该规划明确表示,要将节能灯等传统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定在70%左右,LED功能性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此外,LED液晶背光源、景观照明市场占有率分别达70%和80%以上。《产业规划》明确规定,LED芯片国产化率将达到80%以上,其中大型MOCVD装备、关键原材料实现国产化,检测设备国产化率达70%以上。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